跳转到内容

闽中十才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闽中十才子,又名闽中十子,明初福建福州地区有林鸿郑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陈亮王偁周玄黄玄等文士十人,其中又以福清县的林鸿为首,他们对中国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

历史[编辑]

闽中十才子分别为福清林鸿、闽县郑定、侯官王褒、侯官唐泰、长乐高棅、长乐王恭、长乐陈亮、永泰王偁、将乐黄玄周玄。其中林鸿官至礼部员外郎,不到四十岁即辞官归里,与同郡高棣、陈亮、王恭、唐泰等文士诗酒往还。[1]这些人是明初闽中诗派的主要成员,或称为晋安诗派。[2]万历初年,袁表马荧辑有《闽中十子诗》30卷,[3]始确立十子名单,万历四年(1576年)由时任福建布政司督粮道徐中行捐俸出版。[4]

注释[编辑]

  1. ^ 明史·文苑传二·林鸿》载:“闽中善诗者,称十才子,鸿为之冠。十才子者,闽郑定,侯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棅、王恭、陈亮,永福王偁及鸿弟子周玄、黄玄,时人目为二玄者也。”
  2. ^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提及:“余观闽中诗,国初林子羽、高廷礼以声律圆稳为宗,厥后风气沿袭,遂成闽派。大抵诗必近体,今体必七言,磨礲娑荡,如出一手。”
  3. ^ 邓原岳《徐惟和集序》曰:“余闽自林鸿、王恭辈有名于洪、永间,海内所称‘闽中十子’者也。历百余年,而郑吏部善夫继之;又四十年,袁舍人表继之……”(《西楼全集》卷十二)
  4. ^ 李增《刻闽中十才子诗集跋》中亦有相类记载:“翁(徐中行)官于闽,累转藩臬。暇乃博访先哲遗文,高生以陈持乃祖督学西江木轩公家藏十子诗以进。翁阅,善之,谓雅有唐调,不可无传。属袁子景从、马子用昭选辑,捐俸属增锓梓,与同志者观焉。”

参考文献[编辑]

  • 〈闽中十子管窥〉,陈庆元,《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