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南 (武举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耀南(1871年—1934年),字绍周,幼名丙丁,号朴亭[1]:17台湾彰化县武西堡大埔心庄(今彰化县埔心乡)人,台湾清治时期曾考取武举人日治时期后从政,掌握埔心地方政治20余年[2]:270

生平[编辑]

黄耀南祖籍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乌洋乡[1]:17,祖先于乾隆年间前往台湾,父黄生华,母张松,以耕读维生,为当地地主[2]:269。其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年少时曾拜永靖街(今彰化县永靖乡)仕绅邱萃英门下学习汉文[2]:269,后自黄庆年习得“驰马步射”之术[1]:17,擅长拳法、刀法、弓箭、骑马等[2]:269。20岁参加岁试获第2名,成为彰化县学生员,光绪十九年(1893年)至福建参加乡试,考中第30名武举人[1]:17,获光绪皇帝赐华彩旗旗匾一面,80大圆现金,叙命兵部侍郎,授以都司官衔[2]:269。但之后台湾便割让给日本,其宅旗杆座来不及建造,旗帜亦无法树立,但中举后仍和7名兄弟在埔心建造祠堂,使用其父之“进益”命名,称“黄进益堂”,另外以祭祀公业黄进益名义购置田地6笔,收益供祭祀之用[2]:269-270

1898年被台湾总督府任命为员林办务署第十三区庄长,1900年任彰化厅大埔心区区长[2]:270,1906年获赠绅章[3]:203,1910年至1919年出任台中厅大埔心区区长,1925至1929年担任坡心庄庄长[2]:270

1912年参与员林轻便铁道株式会社之设立,为该社取缔役(董事),同时投资500圆兴建铁道。1916年与罗厝区长黄家守等人发起设立公学校,获永靖公学校(今彰化县永靖乡永靖国民小学)校长吉田作太郎帮助,该年4月1日核准设立永靖公学校旧馆分校(今彰化县永靖乡旧馆国民小学)。亦曾担任彰化米商组合副组合长、八堡圳圳务委员[2]:270

此外,黄耀南也曾中国带回柑橘种子,研究栽培繁殖,1905年任员林区米商组合正组合长,又和罗厝区庄长黄贤通设立大振公司,任总办一职。同时参与彰化诸多庙宇活动,光绪年间发起创设南瑶宫圣四妈会(会址于今埔心五湖宫内),1920年社头清水岩重修,捐献100圆金钱,1926年赠“鼎峙称雄”匾予永靖永安宫,同年与埔心地方仕绅倡建埔心忠义庙,1920年9月起担任兴贤书院第二任管理人[2]:270。1934年,黄耀南过世[2]:269

故居[编辑]

黄耀南故居位于埔心乡,为一栋单落双护龙三合院,内有昭和年间改建时建造的拜亭,亭内放置武举人练武时使用的大刀及石锁,中堂上方挂有清光绪皇帝御赐之“武魁”匾额,一旁另有2栋三合院,然后因代相继搬离,缺少维护,黄耀南后代故提议设置“客家文化村”加以活化[4][5]

家庭[编辑]

妻巫草,长子黄褒忠,曾任埔心庄长,次子黄狮保,曾任埔心乡长[2]:270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吕世明、赖炽昌、朱启南、王捷经 (编). 〈黃耀南〉. 《彰化縣志稿:卷十:人物志》. 彰化县政府. 1961-0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李昭容. 〈黃耀南(1871-1934)〉. 周馥仪、黄秀政、李毓岚、顾雅文、张素玢、李昭容、王静仪、王振勋、郭秋君、邱锦模、张林杰、杨薇萱、孙志雄、李贞宜、陈湘玫 (编). 《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社會人物篇》. 彰化县政府. 2018-10. ISBN 978-986-05-7009-0. 
  3. ^ 鹰取田一郎. 臺灣列紳傳. 台湾总督府. 1916-04-20. NCID BA65816833. 
  4. ^ 陈冠备. 〈清朝最後武舉人故居 子孫提議成立客家文化村〉. 《自由时报》. 2016-06-06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5. ^ 陈冠备. 〈清朝最後武舉人黃耀南故居 擬設文化村活化〉. 《自由时报》. 2016-06-07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