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知不足齋叢書》(1813年)本《五行大義》卷首

五行大義》是隋朝蕭吉所撰的一部關於方術的書籍。內容主要是陰陽五行,綜合前代諸說,許多現在久已佚失的漢朝緯書只能從《五行大義》中窺得一些片段[1]。全書共五卷。

概要[編輯]

宛委別藏》本《五行大義》

作者蕭吉為梁武帝蕭懿之孫,侯景之亂西魏趁機攻取江陵,蕭吉因此被擄至北朝,北周時為儀同,後為隋文帝煬帝所信寵,《隋書》有傳。《舊唐書·經籍志》載有「《五行記》五卷」,題蕭吉撰,《新唐書·藝文志》亦有「蕭吉五行記五卷」,《宋史·藝文志》有「蕭吉[2]《五行大義》五卷」。

但此書在中國很早便佚失,在日本尚存,日本最早提到該書的是《續日本紀》卷二十天平寶字元年(757年)十一月條,其後還見於九世紀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錄日語日本国見在書目録》。《佚存叢書日語佚存叢書》收載了該書,清嘉慶九年(1804年)許宗彥從日本《佚存叢書》中取得該書,校訂之後在中國刊行[3]。中國哲學研究家中村璋八日語中村璋八推測說:「在中國有太多五行書籍,因此該書的存在被人遺忘,直至散逸,但與此相對,此書在日本則被認為記載最得要領,因此被陰陽家等重用」[4]

內容[編輯]

全書共由五卷構成,分成二十四段,以對應二十四節氣。主題下還進一步細分,共計四十個條目,因為四十是「五行之成數」。全書「始自釋名,終於蟲鳥」。

  • 卷第一:釋名、論支干名、論數
  • 卷第二:論相生、論配支干、論五行相雜、論德、論合、論扶抑、論相剋、論刑、論害、論沖破
  • 卷第三:論雜配
  • 卷第四:論律呂、論七政、論八卦八風、論情性、論治政
  • 卷第五:論諸神、論五帝、論諸官、論諸人、論禽蟲

版本[編輯]

現存最早的完整寫本是日本元弘五年(1333年)的抄本。刊本最早刊行於日本元祿12年(1699年),1799年林述齋日語林述斎佚存叢書日語佚存叢書》收錄了該書。清嘉慶九年(1804年)許宗彥從日本《佚存叢書》中取得該書,校訂之後在中國刊行,此時距《佚存叢書》刊行不過五年。

嘉慶十八年(1813年)《知不足齋叢書》將許氏刊本校訂後收入,知不足齋本亦是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

評價[編輯]

阮元認為「其書文義質樸,徵引讖緯諸籍有條不紊,且多佚亡之祕笈」[5]李學勤也認為《五行大義》「是現在最重要的術數古籍之一……《五行大義》是解決五行學說疑難的一把鑰匙。這部書,如蕭吉本人在序文中說的,是『博採經緯,搜窮簡牒,略談大義』,對經過長時期發展的五行學說系統做了理論性的總結概括。從《五行大義》又能知道,漢以來盛行的緯學與五行數術關係密切。許多緯書佚文,僅見於此書,極為珍貴。因此,研究漢代十分流行的緯學,也一定不能離開《五行大義》」[1]

李約瑟評價該書說:「關於五行的最重要的中古時代的書籍……這本書討論的科學問題比後來的任何著作都更多,而討論的算命都更少」[6]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劉國忠. 五行大义研究.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9: 1–2. ISBN 9787538251272. 
  2. ^ 一做「蕭古」
  3. ^ 蕭吉; 錢杭 點校. 五行大义.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1.12. ISBN 7-80622-649-4. 
  4. ^ 中村璋八; 古藤友子. 五行大義全釈 上巻. 明治書院. 1986: 2. ISBN 4625440122. 
  5. ^ 阮元. 五行大义五卷提要. 四库未收书提要. 揅經室外集. ,不過阮元稱《五行大義》未見於《新唐書》大概是受林述齋《佚存叢書》本跋文的誤導。
  6. ^ 李約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二卷. 科學出版社. 1990: 275–276. ISBN 9787030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