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座標27°56′20″N 120°41′46″E / 27.9388°N 120.6962°E / 27.9388; 120.696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基本資訊
地址 中國溫州甌海區南白象溫醫一院新院區
坐標27°56′20″N 120°41′46″E / 27.9388°N 120.6962°E / 27.9388; 120.6962
組織結構
經營性質Government
醫院類型教學醫院
附屬機構溫州醫科大學
醫療服務
醫療標準三級甲等
急診室
直昇機坪
床位數4200張
聯繫方式
網站hosp1.ac.cn/ (中文)
地圖
地圖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是中國浙江省溫州市的一家三級甲等醫院,也稱為 浙江省立溫州第一醫院(The First Provincial Wen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1]

歷史[編輯]

  • 1919年6月,社會名仕吳璧華、楊玉生、潘鑑宗、黃溯初甌海道道尹黃慶瀾協議發起,租聘古爐巷58號民房作為院舍,創辦溫州首家國人辦的西醫院。公推吳璧華為董事長,楊玉生為首任院長,正式定名為甌海醫院
  • 1922年春,醫院遷至位於溫州積穀山下的新建院區,占地13畝,即現在的鹿城區府學巷2號。
  • 1925年7月,首任院長楊玉生患病離職療養,畢業於日本千葉醫科大學的黃問羹教授被聘為甌海醫院內科主任,不久任院長。張鋆受邀聘為甌海醫院院長兼外科主任。
  •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軍曾三次攻占溫州,醫院被迫多次解散或遷移。
  • 1949年5月,中共解放軍占領溫州,市軍管會聘任林鏡平為院長。同年11月,省衛生廳宣布原甌海醫院改制命名為浙江省立溫州醫院
  • 1950年1月,醫院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支部。
  • 1954年10月6日,浙江省衛生廳統一調整醫院名稱,醫院改稱為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劃歸市管。
  • 1959年,改稱溫州第一醫院
  • 1961年10月11日,被溫州地委改稱為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既是醫學院附屬醫院,擔負教學任務,又是地區綜合性醫院,擔負地區醫療和幹部保健任務。
  • 1962年,被浙江省衛生廳確定為全省五家三級醫院之一,是唯一在省城杭州以外的省級醫院。
  • 1967年11月上旬,溫州軍管會派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簡稱軍宣隊)進駐醫院。受文化大革命運動影響,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於次年被改稱為溫州工農兵醫院
  • 1971年5月25日,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下達文件,將工農兵醫院改名為溫州醫學院工農兵醫院,由溫州醫學院黨委和革委會實行「一元化」領導。
  • 1975年,醫院在困難的處境中,床位擴大到400張,年門診量達到33萬人次,病床使用率達到95.4%,平均床日17.5天。職工人數也增至438人,年業務總收入達到115.62萬元。
  • 1980年10月省委決定醫院黨政、人事、教學、醫療等全面工作改由溫州醫學院統一領導。
  • 1981年,醫院兒科、骨科全部醫護人員及病床搬遷,參加創建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1986年5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醫院改稱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衛生廳批准定編為500張住院床位。
  • 1993年,醫院被浙江省衛生廳評為「三級甲等醫院」,並獲得「文明醫院」稱號。
  • 2003年10月購買溫州大酒店(二期工程)12308平方米作為醫療保健中心。
  • 2004年6月,經浙江省衛生廳批准,醫院增掛浙江省立溫州第一醫院牌子,隸屬關係實行溫州醫學院和浙江省衛生廳雙重領導。
  • 2007年2月10日,位於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上蔡村的新院區開工建設。
  • 2012年10月5日,新院區開業接診。[2]
  • 2013年,溫州醫學院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白象新院區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公園路老院區

目前的狀況[編輯]

醫院設有56個臨床科室和學科中心,10個醫技科室,72個病區,開放床位4200多張,有在崗職工4千多人。

該醫院由以下治療中心:

  • 公園路老院區:溫州市鹿城區府學巷2號,面積7萬㎡。
  • 醫療護理中心(保健中心):鹿城區府學巷96號。
  • 南白象新院區: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上蔡村溫醫一院,面積35.5萬㎡。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八院區:溫州市水心十七中路31弄1號

參考文獻[編輯]

  1. ^ 医院的简要介绍. [2016-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2. ^ [1],草根記者:目擊溫醫附一新院開診第一天。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