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邑,春秋時期楚國地名,主要指贛西北一帶,中心地域在今江西省修水縣武寧縣[1]:13

左傳》魯哀公二十年(前 475)記曰:「吳公子慶忌聚諫吳子,曰:不改必亡。勿聽,出居於艾。」[2]艾,在今修水、武寧。慶忌諫阻夫差窮兵默武爭霸,卻被拒絕。為避嫌疑,遷出都城居住於艾,證明贛西北地方是吳的轄區。[1]:13

  • 商朝,屬艾侯國,艾立都於今渣津鎮龍崗坪[3]。但此說法有爭議[1]:12
  • 春秋戰國,為艾邑域地,先後屬吳、越、楚。秦,屬九江郡。[3]
  •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艾縣,屬豫章郡。[3]治所在今江西修水縣西渣津鎮龍崗坪。[4]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江西省行政区划志. [202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2. ^ 春秋左传正义-卷六十 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_国学导航.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3. ^ 3.0 3.1 3.2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修水縣
  4. ^ 艾县_艾县在哪里_历史地名_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202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