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愛德華·伯恩施坦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愛德華·伯恩施坦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哲學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德國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德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德國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關於名稱[編輯]

@Bigbullfrog1996請您參見一個社會主義者的發展過程伯恩施坦,愛德華(Bernstein,Eduard)、(德)伯恩施坦,E.著,鄭異凡等譯. 斐迪南.拉薩爾及其對工人階級的意義[M]. 三聯書店, 1964、(德)伯恩施坦(Bernstein,E.)著,馬元德等譯. 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M]. 東方出版社, 1989、伯恩施坦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編. 伯恩施坦言論[M]. 三聯書店, 1966等。--Aronlee90留言2020年8月7日 (五) 08:22 (UTC)[回覆]

  • @Aronlee90這就好比Fermat最通行的譯名是「費馬」,費馬大定理也為人熟知,但是硬要在早期文獻裡找「費爾馬」也能找到,陳景潤在1988年的《初等數論》就曾說「一些同志企圖用初等數論的方法來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和費爾馬大定理等難題,我認為在目前幾十年內是不可能的, 所以希望青年同志們不要誤入歧途, 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況且「爾」還能貼切地把「r」譯出來,但是即便如此其當今通行度還是比不過前者,故條目名應取「費馬」而非「費爾馬」,此條目同理。另外,對「伯恩施坦」誤當做閣下自擬之名表示歉意。--Bigbullfrog1996留言2020年8月9日 (日) 03:24 (UTC)[回覆]

愛德華·伯恩施坦思想(摘抄用,我不會排版)[編輯]

第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資本主義出現了新的變化。他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的巨大發展,社會不是愈益分化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而是出現了新的中間階級,從而使資本主義社會結構複雜化了,而且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關係本身包含了緩和階級對立的因素(工人政黨和社會福利法案的出現等),因而不可能出現革命形勢。由於托拉斯,卡特爾壟斷組織的出現,由於信用制度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從而使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的適應性,有了更長的壽命和彈性。

第二,主張和平過渡,反對暴力革命。他說:"100年以前要進行流血革命才能實現改革,我們今天只要通過投票,示威遊行和類似的威脅手段就可以實現了。"他認為封建社會的等級特權只有用暴力才能打破,而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在政治上實行民主,"一切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特權將逐步向各種民主制度讓步","政治制度愈是民主化,巨大的政治災變的必然性和機會就愈少。" "各種自由制度,正是在它們具有伸縮能力和進化能力這一點上同封建時代的制度絕對不同,因此這些制度不應加以破壞,而應使之繼續進化。"他還說:"實行普選制就意味著議會制度的民主,"社會民主黨只要"以普選權和民主為基礎",爭取在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就可以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他還說,在當代軍事技術十分發達的情況下(自動武器和裝甲車,坦克的出現),武裝起義已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反對使用無產階級專政這個詞,他說:無產階級專政是政治上的"返祖現象"(即恢復封建專制制度)。

第三,從資本主義中生長出社會主義。他認為社會主義只是"倫理上的"理想,只是人們無法實現的幻想。他提出一個口號:"最終目的是微不足道的,運動就是一切。"即最終是否實現社會主義無關緊要,在這個過程中取得的制度進步,對社會的改良才是一切。

他說純粹的唯物主義和純粹的唯心主義都是"宿命論"。他主張回到康德的哲學。他同時提出社會發展的"二元論":社會發展不僅取決於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而且也取決於"人本身的性質"(人的逐利性),"人的精神素質"(軟弱性)等"非經濟因素"。他也反對辯證法,他企圖證明"社會只有緩慢的進化",而沒有"飛躍"。 山林奇兵留言2022年1月20日 (四) 08:3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