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之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不征之國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提出的政策,宣佈不會征服十五個鄰近國家,以維繫與這些國家的和睦朝貢關係,同時促進各國間貿易發展。明朝視這些國家為其勢力範圍。
背景[编辑]
明軍將蒙元軍事勢力趕出中原後,仍需要駐守大量兵力以防蒙古反擊。另一方面,帖木兒帝國中斷了明朝與其他國家貿易的絲綢之路。因此,明太祖決定承諾不會對鄰近國家(如朝鮮國、安南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等)使用軍事力量,同時於明州、泉州、廣州設市舶司,以促進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發展。
不征之國列表[编辑]
需注意的是,明太祖時期國都設於南京,此時的方位相較於南京地位而言;
執行情況[编辑]
明太祖執政期間並未有派軍征討任何一地。
可是到了明成祖執政時,安胡朝内政不稳,曾征服安南,隨後安南爆發反明的藍山起义,明軍鎮壓,同時通過鄭和下西洋來震懾南洋諸國。明成祖死後,明朝繼續派兵入侵,老將柳升在安南境內被黎利率領的义军打死,明军溃散,黎利打败明军,王通率領的明軍在援軍被殲滅后私下與安南議和,隨後明軍撤出。
及後至明神宗年間,因日本入侵朝鮮,使明朝參與萬曆朝鮮戰爭協助朝鮮擊退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