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壩萬壽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壩萬壽宮

中壩萬壽宮
巴南區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巴南區木洞鎮中壩村
分类古建築
时代

中壩萬壽宮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中壩村,地處長江江心的獨立小島-中壩島上,距木洞鎮約一公里,距巴縣城魚洞鎮72公里、距重慶市區90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29°22',東經106°27',高程183米。據《巴縣文化志》載:「萬壽宮,在木洞鎮中壩村,始建於明朝中晚期」,後在萬壽宮金檁上取得字據,證明萬壽宮為明天順年間的建築。根據建築的斗栱形制,布局結構和用材的形制,確系明代建築,並保持元代晚期、明代早期建築風格。巴縣人民政府1988年12月26日公布萬壽宮為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未批准,視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

中壩萬壽宮

萬壽宮歷史悠久,是長江三峽庫區已知保存下來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整個大木結構保存完好,尤其是建築構架的處理以及斗栱形制都保留早期的古樸建築風格,對研究重慶古建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是展現長江三峽歷史文明的重要文物。其斗栱的形制,具有地方建築藝術風格特徵。萬壽宮的建築結構性能極強,保留下來的建築部分,歷經數百年,沒有傾斜現象。其一是基礎處理較好,柱礎石巨大,有如現代建築的杯形基礎。二是明間四根金柱的處理用材較好,柱徑斷面大,木材質地好,並與上部的抬梁構成有機整體。其大木構件歷經數百年,反應出中國古建築在木構技術上的成就。

萬壽宮大殿的外檐及檐柱、金柱間均施斗栱,五鋪作(或五踩)偷心造。最外一跳華栱(或翹頭)上沒有令栱(或廂栱),是很地方的做法。這種將穿斗架同斗栱組合在一起的處理,也是很地方的做法。萬壽宮在結構構架上反映出來的特點,為我們研究巴蜀地方建築技術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2]

萬壽宮的選址,充分考慮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建築坐落在小島的東端。面列滾滾東去的長江,遠處是起伏連綿的深丘,南北兩岸有突出的山巒對峙,構成氣勢浩大的整體環境。山門台階直抵江面,增添了萬壽宮宏偉壯觀的環境氣氛。建築與環境有機和諧,這正是重慶乃至中國古建築的強大生命力所在。

建築概述[3][编辑]

萬壽宮原有殿堂二重(上殿、下殿),軸線對稱。兩側廂房有方丈、客堂、齋堂等,構成對稱嚴整的建築群。殿前原有牌樓歇山式門屋,山門台階數十級,直抵江面。

中壩萬壽宮

萬壽宮由於年久失修,風雨殘蝕,上殿和山門均已毀壞,現僅保存下殿、下殿與上殿之問的廂房及下殿前面西側的廂房。原上殿地基上已建民房二幢。因上殿拆毀時間較晚,根據當地居民口述,應為面闊三間重檐歇山殿式建築。

現存建築佔地面積274.92平方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其平面呈方形,面闊三間,通面闊10.49米;進深四間,通進深12.65米;三重檐歇山式建築。平面出前檐廊,其屋面與前面二重檐相連,構成寬敞的前檐迴廊。抬梁式構架。結構為大木構架各檁均施隨檁枋,檐周施斗拱22朵。五架梁正中施駝峰,造型古樸剛勁。四根金柱柱徑約為52厘米,青石柱礎各高64厘米,為八邊形平面,直徑72厘米,石礎上雕刻有「萬壽宮」幾個大字。外檐柱頭出五踩斗栱。明間平身科三攢,均為五踩重翹,次間不施平身科,栱頭卷剎處理為∽型曲線,是四川地區明代早期建築做法,並保持元代建築遺風。斗栱置於平板枋上,下為大額枋,不設小額枋。內檐桂頭均施斗栱,以承托上部屋面荷載。斗栱形制均為五踩。殿內施平棋,是約八十厘米見方的方格,僅保存枋格子,枋心無一存在。前後外檐裝修等已無保存,僅存額枋以上栱眼壁裝修,為竹編夾泥白灰牆面。兩山牆裝修為竹編夾泥白灰牆面,是四川民間建築穿斗式牆面處理手法。廂房門窗尚保存,有冰紋形和方形井紋兩種裝修圖案。大殿屋面為灰塑筒瓦,是明代原物;前檐之二重檐是小青瓦屋面,兩側廂房也是小青瓦屋面。大殿灰塑脊飾。正脊兩端飾魚龍吻、脊正中為寶瓶式中花,雖已殘缺,尚可辨認。封檐板搏風板山花板已經脫落。

兩廂房穿斗式構架,各面闊一間5.1米,進深一間5.32米;小青瓦屋面;樑柱斷面約25厘米,不及正殿規模,應是清代重建,具體年代不詳。

註釋[编辑]

  1. ^ 「巴縣人民政府批轉縣文化局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和文物定級立標的報告的通知」(巴縣府發〔88〕263號)
  2. ^ 「三峽工程淹沒區沿長江兩岸(重慶—宜昌)宗教建築考察、評估和保護規劃綜述報告第一部分:評估原則和保護意見」,徐伯安,張複合主編.《建築史論文集 第12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04月第1版.第181-182頁
  3. ^ 「巴縣文物古迹保護規劃報告」,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國家文物局編.《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文物古迹保護規劃報告 重慶卷 下冊》.中國三峽出版社,2010.03.第797-7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