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朗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切斯特·朗宁(穰傑德)
CC AOE
出生Chester Alvin Ronning
(1894-12-13)1894年12月13日
 大清湖北省襄阳县樊城[1]
逝世1984年12月31日(1984歲—12—31)(90歲)
 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姆罗斯
国籍加拿大
母校阿爾伯塔大學
职业外交官、教育家

切斯特·朗宁(英語:Chester Ronning,1894年12月13日—1984年12月31日),漢名穰傑德應傑德[1]加拿大教育家、外交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

生平[编辑]

切斯特·朗宁的父亲哈尔沃·朗宁(中文名穰福林)是挪威裔美国牧师,1891年到襄阳地区传教,为豫鄂信义会、鸿恩会传教士。1897年在樊城创办鸿文书院[3]

1894年12月13日,切斯特生于湖北省襄阳府襄阳县樊城。幼年在樊城小学学习,后到北京读中学。1907年,他的母亲丹纳病故,葬于樊城福音堂坟墓院(今米公小学内)。1908年,他随父亲回国。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上学。1921年返华,后在襄阳鸿文书院任教,主教英语和音乐[4]。1922年任院长。1927年,书院被国民政府查封,他回到加拿大,任卡姆罗斯路德学院院长。期间加入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阿尔伯塔农民联盟,1932年当选阿尔伯塔省议会议员。1945年抵达重庆,任加拿大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一等秘书,1946年随使馆迁至南京,担任临时代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留驻南京,与黄华等谈判建交事宜。1951年回到加拿大,任外交部美洲及远东司司长。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任加拿大代表团副团长。1954年至1957年,任加拿大驻挪威大使。1957年至1964年,任加拿大驻印度高级专员。1966年,任加拿大大使级特别代表,出使西贡河内。1970年为加拿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做出巨大贡献。1972年获授加拿大同伴勋章。1984年12月31日在艾伯塔省卡姆罗斯逝世[5]

阿爾伯塔大學奥古斯塔那校区建有从事宗教和公共事业研究的“切斯特·朗宁中心”。它的前身是卡姆罗斯路德学院,即切斯特·朗宁1927年至1942年担任院长的地方。

出版物[编辑]

  • 切斯特·朗宁. 朗宁回忆录: 从义和团到人民共和国. 由孙法理翻译.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08-3960-6.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 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416. 
  2. ^ 朗宁先生葬礼在加拿大举行. 人民日报. 1985-01-07: 6. 
  3. ^ 朗宁后裔来襄寻根. 华夏经纬网. 2012-04-24. 
  4. ^ 湖北省襄樊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襄樊市志.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4: 973. ISBN 9787507406955. 
  5. ^ 加拿大友人朗宁逝世. 人民日报. 1985-01-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