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Evagrius Ponticus,公元345-399年)是一位本都伊博拉(Ibora)主教的兒子,他居住在距離巴西爾大帝(Basil the Great)家族莊園不遠的地方。在371年或之後,他被任命為巴西爾大帝的讀士。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隨同格列高利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裡他被任命為副主教,並參與了第二次普世大公會議(381年)。為了逃避婚外情的誘惑(根據帕拉迪烏斯的說法),他前往耶路撒冷,並加入了由長老梅拉尼婭和魯菲努斯領導的修道院團體。在383年,他宣誓成為修道士。接著,他前往埃及,在那裡成為埃及修道主義的中心人物,也是沙漠教父中最傑出之一。他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正統哲學和神學訓練,這在當時的僧侶中相當罕見。他甚至為了追求禁慾的生活而放棄了在君士坦丁堡的神學職位。[1]

著作[编辑]

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的著作非常傑出,不僅在哲學內涵方面豐富,而且以其細緻入微的描述闡釋了冥想生活的方法、心理狀態,以及特殊體驗的實質。舉例來說,他提出了八種對精神造成毀滅性影響的「邏輯斯魔」,這是他自身體驗到的一連串慾望、想像、意志和理智上的企圖。他的闡述展現了對心理學的精深見解和對道德的深刻觀察,這在基督教異教的冥想文學中都是前所未見的。[2]

教導[编辑]

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教導修道士應當區分三種不同的意念:天使的意念、人的意念、以及魔鬼的意念。那些由天使啟發而來的意念給人帶來平安,相反,由魔鬼引起的意念則使人感到困擾。修道士的任務是治理那些魔鬼的意念,換句話說,是那些邪惡的念頭。為此,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著有《論八種意念》,詳細闡述了魔鬼所激發的八種意念:貪食(gluttony)、色慾(fornication)、貪婪(avarice)、憂傷(sadness)、憤怒(anger)、怠惰(acedia)、虛榮(vainglory)、驕傲(pride)。這八種邪惡的念頭導致對外在和內在世界的非理性、誤導的認知反應,由這些邪惡的念頭引起的傾向和行為即是「偏情」和「惡行」。[3]

參考文獻[编辑]

  1. ^ https://evagriusponticus.net/life.htmGuide to Evagrius Ponticus edited by Joel Kalvesmaki
  2. ^ 大衛‧班特利‧哈特,《基督教的故事》,(台中市:好讀出版, 2013),78。
  3. ^ 崔國瑜(2019)。 第四世紀沙漠教父伊瓦格魯斯的靈性教育。 《生命教育研究》,第十一卷第二期,34。 頁 23-52 DOI 10.3966/2074660120191211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