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巴伯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塞缪尔·奥斯本·巴伯二世 | |
---|---|
![]() | |
原文名 | Samuel Osborne Barber II |
出生 |
![]() | 1910年3月9日
逝世 |
1981年1月23日![]() | (70歲)
国籍 |
![]() |
知名作品 | 两部交响曲,弦乐柔板,造谣学校序曲,三部协奏曲,三首管弦乐随笔,歌剧《伐奈莎》《安东尼与克娄帕特拉》,钢琴奏鸣曲,艺术歌曲《多佛海滩》《诺克斯维尔之夏》 |
所属时期/乐派 | 20世纪 |
擅长类型 | 管弦乐,歌剧,钢琴曲,艺术歌曲 |
塞缪尔·奥斯本·巴伯二世(英語:Samuel Osborne Barber II,1910年3月9日-1981年1月23日),美国作曲家,写有交响曲、歌剧、合唱、以及钢琴曲。他的《弦乐柔板》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改编自他的弦乐四重奏中的一个乐章。他是20世纪作曲家中作品上演比较频繁的一位。
他与意大利裔美国作曲家梅诺蒂的艺术合作和感情生活也一直被传为佳话。
风格[编辑]
巴伯的音乐被很多人认为是滞后于时代的,因为他最著名的作品多是采取浪漫主义的手法,旋律性大大优于大多数的同时期作曲家,尽管其作品中也有少许现代派的痕迹。
生平[编辑]
巴伯7岁时候就会自己写曲子,长大后进入费城的“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学习,1935年赴意大利罗马的“美国学院”继续深造。在罗马写出了他最著名的《弦乐柔板》(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