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纪
(重定向自天紀)
天纪
| ||
政权 | 东吴 | |
君主 | 吳末帝孙皓 | |
历时 | 4年 | |
![]()
|
---|
天纪(277年—280年三月)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吳末帝孙皓的第八个年号,共计4年。[1]天纪四年三月降晋朝,东吴政权灭亡。三国时代也就此结束。
《三国志·吴书三》:“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馀丈,名曰石室,在所表为大瑞。...明年改元,大赦,以协石文。”
改元[编辑]
大事記[编辑]
紀年農曆對照表[编辑]
西元 | 干支 | 紀年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閏月 |
---|---|---|---|---|---|---|---|---|---|---|---|---|---|---|---|
277年 | 丁酉 | 天紀元年 | 丙子(大) 2/20 |
丙午(小) 3/22 |
乙亥(大) 4/20 |
乙巳(小) 5/20 |
甲戌(大) 6/18 |
甲辰(小) 7/18 |
癸酉(大) 8/16 |
癸卯(小) 9/15 |
壬申(大) 10/14 |
壬寅(小) 11/13 |
辛未(大) 12/12 |
辛丑(小) 278/1/11 |
- |
278年 | 戊戌 | 天紀二年 | 庚午(大) 2/9 |
庚子(大) 3/11 |
庚午(小) 4/10 |
己亥(大) 5/9 |
己巳(小) 6/8 |
戊戌(大) 7/7 |
戊辰(小) 8/6 |
丁酉(大) 9/4 |
丁卯(小) 10/4 |
丙申(大) 11/2 |
丙寅(小) 12/2 |
乙未(大) 12/31 |
- |
279年 | 己亥 | 天紀三年 | 乙丑(小) 1/30 |
甲午(大) 2/28 |
甲子(小) 3/30 |
癸巳(大) 4/28 |
癸亥(小) 5/28 |
壬辰(大) 6/26 |
壬戌(大) 7/26 |
辛酉(大) 9/23 |
辛卯(小) 10/23 |
庚申(大) 11/21 |
庚寅(小) 12/21 |
己未(大) 280/1/19 |
七壬辰(小) 8/25 |
280年 | 庚子 | 天紀四年 | 己丑(小) 2/18 |
戊午(大) 3/18 |
戊子(小) 4/17 |
- |
天纪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
西晋 | 咸宁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参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9頁。
- ^ 2.0 2.1 陳壽.
吳志孫皓傳. 维基文库.「(天璽元年)又吳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餘丈,名曰石室,在所表爲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至陽羨縣,封襌國山。明年改元,大赦,以恊石文。 天紀元年……(天紀四年三月)壬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伷以皓致印綬於己,遣使送皓。」
- ^ 3.0 3.1 許嵩.
建康實錄後主. 维基文库.「(天璽二年)又吳興陽羨山有石室,長十餘丈,在所表為大瑞。後主乃遣兼司空董朝、太常周處等往陽羨縣,封禪國山。大赦。改元天紀元年,以協石文。……(天紀四年三月)壬寅,王濬舟師先至石頭,後主以草縛,銜璧舁櫬,見濬於軍門。濬解縛焚櫬,以禮相見。」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晉紀二. 维基文库.「〔咸寧二年八月〕吳歷陽山有七穿騈羅,穿中黃赤,俗謂之石印,……吳主大喜,封其山神為王,大赦,改明年元曰天紀。」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晉紀三. 维基文库.「〔太康元年三月〕壬寅,王濬舟師過三山,王渾遣信要濬暫過論事,濬舉帆直指建業,報曰:「風利,不得泊也。」是日,濬戎卒八萬,方舟百里,鼓譟入于石頭,吳主晧面縛輿櫬,詣軍門降。濬解縛焚櫬,延請相見。」
外部連結[编辑]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26].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前一年號: 天玺 |
東吳年號 277年-280年 |
下一年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