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川汉铁路夷陵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汉铁路夷陵段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认定时间2008年03月27日
2019年01月08日
2021年12月09日
子项
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黄家场火车站、黄花场川汉铁路桥墩、新坪川汉铁路涵洞、清江坪川汉铁路涵洞、南边涵洞、猴儿窝涵洞、张家口车站旧址、晓峰河铁路桥墩
地图 在地图上显示所有坐标,或者使用下方服务查看: OpenStreetMap

川汉铁路夷陵段,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为清末川汉铁路(宜昌至归州段)在夷陵区境内的遗址,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川汉铁路宜归段[编辑]

本段是清末川汉铁路宜昌至归州(今秭归县)段在夷陵区境内的遗址。起初在进行宜昌至归州段的设计探讨时,詹天佑结合京张铁路建造经验,认为中国人可以沿长江江岸修筑隧道,建议线路应该沿江修造。但该方案遭到当时任督办川汉铁路大臣张之洞的反对,张认为“且山山相属,是否能穿隧道,尚未可知”,执意选定绕道雾渡河峡口的山区线路方案,詹天佑只得妥协依此方案修造[1]

宜归段自宣统元年(1909年)12月10日宣告开始建造,宣统2年(1910年)7月宜昌至小溪塔一段线路通车运行,然此后因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工程停工。至停工时,夷陵区境内小溪塔至黄家场的土石桥涵已经完成一半,张家口车站竣工[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交通部接收线路,詹天佑开始按照自己此前坚持的沿江段方案进行勘测设计,放弃了既有的山区线路[3]

此后山区线路路基改建为宜昌至兴山公路(宜兴公路,湖北 312省道),既有桥涵也多被公路覆盖使用[4]

保护历史[编辑]

2008年3月27日,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5];2019年1月8日,黄家场火车站被湖北省人民政府与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合并,合并后名称为川汉铁路夷陵段[6];2021年12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黄花场川汉铁路桥墩、新坪川汉铁路涵洞、清江坪川汉铁路涵洞、南边涵洞、猴儿窝涵洞、张家口车站旧址、晓峰河铁路桥墩归入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川汉铁路夷陵段[7]

具体子项[编辑]

川汉铁路夷陵段(按铁路自宜昌至归州方向)
图片 文物子项名称 位置 坐标 省保批次 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 小溪塔街道 30°50′32.6″N 111°22′21.9″E / 30.842389°N 111.372750°E / 30.842389; 111.372750 (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 第五批[5] 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及周围一定范围。以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洞口为基点,向东面延伸30米至云盘山脚,向南面延伸56米至王兵电池店,向西面延伸40米至王世潮屋门口,向北面延伸1500米至王世秀责任田电线杆[8] 以保护范围为界,东面向外延伸50米至屈定红屋后,南面向外延伸110米至上风垭加油站,西面向外延伸80米至王世潮屋后山林,北面向外延伸120米至黄庭财屋[8]
黄花镇
黄花场川汉铁路桥墩 30°51′36.2″N 111°22′58.18″E / 30.860056°N 111.3828278°E / 30.860056; 111.3828278 (黄花场川汉铁路桥墩) 第八批[7] 以鑫源宾馆广场上的两个桥墩中心为基准,向东延伸至4号桥墩以东3米,向西延伸10米,向南、北各延伸1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西、北各延伸至广场周边绿化带外沿[9]
黄家场火车站 30°51′36.0″N 111°22′48.8″E / 30.860000°N 111.380222°E / 30.860000; 111.380222 (黄家场火车站) 第七批[6] 以火车站大门为基点,向东延伸15米至原粮管所库房,向南延伸8米至黄花居民区后围墙,向西延伸15米,向北延伸3米至联通信号塔[10] 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东、西、北面各向外30米,南面至宜保公路[10]
新坪川汉铁路涵洞 30°53′45.1″N 111°20′44.1″E / 30.895861°N 111.345583°E / 30.895861; 111.345583 (新坪川汉铁路涵洞) 第八批[7] 以涵洞中心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8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延伸3米,向南、西、北各延伸5米[9]
猴儿窝涵洞 30°54′59.0″N 111°19′20.2″E / 30.916389°N 111.322278°E / 30.916389; 111.322278 (猴儿窝涵洞) 以涵洞洞口为基准,向东、西各延伸5米,向南延伸3米,向北延伸30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南延伸至黄柏河,向东、西各延伸5米,向北延伸2米[9]
晓峰河铁路桥墩 30°55′33.6″N 111°17′35.5″E / 30.926000°N 111.293194°E / 30.926000; 111.293194 (晓峰河铁路桥墩) 以两个桥墩中心为基准,向东、西各延伸8米,向南延伸6米,向北延伸4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北延伸2米,向东、南、西各延伸10米[9]
张家口车站旧址 30°55′59.8″N 111°17′05.5″E / 30.933278°N 111.284861°E / 30.933278; 111.284861 (张家口车站旧址) 以车站建筑本体为基准向外延伸1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东至原晓峰乡政府宿舍楼,南至原广播站后院,西至门前集镇公路以东5米处,北至张家口村健身广场[9]
南边涵洞 30°58′08.1″N 111°16′50.8″E / 30.968917°N 111.280778°E / 30.968917; 111.280778 (南边涵洞) 以涵洞中心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6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9]
清江坪川汉铁路涵洞 雾渡河镇 31°02′47.1″N 111°16′15.1″E / 31.046417°N 111.270861°E / 31.046417; 111.270861 (清江坪川汉铁路涵洞) 以涵洞南端入口中心为基准,向东、西各延伸5米,向南至黄柏河岸边,向北至北端出口以外2米[9] 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9]

图集[编辑]

来源[编辑]

  1. ^ 詹天佑日记书信选集(2008年),第143-146页
  2. ^ 川汉铁路过去及将来(1935年),第18-19页
  3. ^ 川汉铁路过去及将来(1935年),第89-90页
  4. ^ 湖北兴山新发现多处川汉铁路遗址. 中国新闻网. 2013-08-20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湖北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鄂政发〔2008〕16号). 维基文库. 2008年3月27日. 
  6. ^ 6.0 6.1 湖北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鄂政发〔2019〕2号). 维基文库. 2019年1月8日. 
  7. ^ 7.0 7.1 7.2 湖北省人民政府.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鄂政发〔2021〕34号). 维基文库. 2021年12月9日. 
  8. ^ 8.0 8.1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链接至维基文库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17〕68号). 维基文库. 2017年8月30日.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玉泉寺及铁塔、云梦楚王城遗址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24〕10号). 维基文库. 2024年3月1日. 
  10. ^ 10.0 10.1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链接至维基文库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2号). 维基文库. 2019年1月31日. 

参考文献[编辑]

  • 湘鄂路局工务处. 川汉铁路过去及将来. 武昌: 中华书局. 1935 (中文(繁體)). 
  • 詹同济. 詹天佑日记书信选集. 珠海: 珠海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689-947-2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