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耶觉苏瓦
明耶觉苏瓦 မင်းရဲကျော်စွာ | |
---|---|
阿瓦王儲 | |
統治 | 1406年–1415年 |
出生 | 1391年 賓齊 |
逝世 | 1415年 达拉 |
配偶 | 紹敏拉 |
子嗣 | 敏耶覺廷 敏拉圖 敏耶昂南 紹敏漂 |
父親 | 明康 |
母親 | 信彌奴 |
宗教信仰 | 上座部佛教 |
明耶觉苏瓦(緬甸語:မင်းရဲကျော်စွာ,发音:[mɪ́ɴjɛ́ tɕɔ̀zwà];1391年—1415年),旧譯彌利憍苴,是緬甸阿瓦王朝的王子,1406年至1415年間為阿瓦王儲,1410年至1415年間為阿瓦軍隊的最高統帥。明耶觉苏瓦以其在四十年戰爭中出色的表現而聞名。[1][2]
生平
[编辑]出身
[编辑]明耶觉苏瓦本名敏彪(မင်းဖြူ,发音:[mɪ́ɴ bjù]),是阿瓦國王明康與信彌奴的長子。[3][4]緬甸史書記載,敏彪在出生時就已非常有名,當時的阿瓦與勃固宮廷皆認為敏彪是羅娑陀利之子婆羅建多的轉世。婆羅建多被父王羅娑陀利懷疑謀反,於1390年4月左右被其處死。據說婆羅建多死前曾發誓,如他曾有背叛父王的念頭,願永入地獄、不再輪迴,但如他清白無辜,願投生北方阿瓦王室,以報復勃固王國。[5]三、四個月後,明康的妃子信彌奴懷孕,她渴求南方的美食(达拉的芒果等物)。雖然阿瓦與勃固仍在交戰,明康還是向羅娑陀利求得了這些食物,羅娑陀利與勃固廷臣皆深信此子必定是婆羅建多的轉世。[3][6][7]
征戰
[编辑]阿臘干
[编辑]緬史記載敏彪十二歲(虛歲十三歲)即馳騁沙場,以明耶觉苏瓦為稱號,於1403年率阿瓦軍出征阿臘干。[3][8][9]然而,阿臘干史書記載此戰事發生於1406年。[10]1406年,十五歲的明耶觉苏瓦率軍(一萬兵、500騎兵、40戰象)進攻阿臘干首都隆邑,阿瓦軍雖遠少於阿臘干軍,但明耶觉苏瓦乘其戰象耶妙蘇瓦(Ye Myat Swa)親自率軍衝鋒、斬殺敵將,擊潰阿臘干軍。1406年11月,明耶觉苏瓦攻破隆邑城,阿臘干王彌修牟逃至孟加拉。[10]此戰過後,明耶觉苏瓦被明康立為王儲,娶表親紹敏拉為妃。[11]
勃固
[编辑]1408年,勃固國王羅娑陀利派軍進攻阿臘干,於1408年3月攻破隆邑城,處死阿瓦指派的阿臘干王阿奴律陀,將明康的女兒修畢占他納為己妃。明康與明耶觉苏瓦都非常憤怒,明康不顧雨季將臨與廷臣的反對,親自率軍南征。[12][13]然而,1408年至1410年的兩次戰事均以阿瓦軍的慘敗告終,明康的寵妃、明耶觉苏瓦的母妃信彌奴也被勃固軍擒獲,被羅娑陀利收入後宮。[14][15]在兩次戰事的慘敗後,明康沮喪不已,明耶觉苏瓦則仍非常憤怒,他從父王手中接過軍權,自請南征。[16][17]此前明耶觉苏瓦受命留守阿瓦城,不曾參與南征。[18]因羅娑陀利將明耶觉苏瓦的母親與妹妹都奪入後宮,明耶觉苏瓦對羅娑陀利恨之入骨。[16][19]
1410年末,明耶觉苏瓦率水路兩軍(水師載七千兵;陸路七千兵、600騎兵、40戰象)南征勃固,阿瓦軍進圍重鎮勃生、苗妙。久攻不利後明耶觉苏瓦回師卑謬、於1411年初進攻阿臘干。明耶觉苏瓦成功趕走了勃固扶植的阿臘干王,並任命萊亞(Letya)為隆邑總督、須迦帝為丹兌總督。[20][21]
兩線作戰
[编辑]1411年的雨季過後,羅娑陀利派兩軍進攻阿臘干。[22][23]在丹兌被勃固軍攻陷後,明耶觉苏瓦率領的阿瓦援軍(八千兵、300騎兵、30戰象)才趕至,阿瓦軍隨後圍城三月。後來,木邦從北境入侵,明耶觉苏瓦被明康召回,以應付北方的新敵人。[24]一說木邦是受明朝的命令進攻阿瓦[25],《明史》則記載木邦自1406年明康攻佔孟養後就有意出兵討伐阿瓦。[26][27][28]阿瓦軍北撤後,勃固軍於1412年攻佔了隆邑。[24]
回到阿瓦後,明耶觉苏瓦率軍(七千兵、300騎兵、20戰象)往擊木邦軍。[29]明耶觉苏瓦在眉苗附近的韋溫(Wetwin)擊敗木邦軍,木邦詔法死於此役,阿瓦俘虜了木邦八百兵、200戰馬、6戰象。[25][30]明耶觉苏瓦隨後進圍木邦,緬史記載雲南的明軍(兩萬兵、2000騎兵)曾前往木邦救援,明耶觉苏瓦派軍(四千兵、300騎兵、20戰象)埋伏於城外叢林,伏擊並擊敗了明軍,俘虜了五位明將、兩千明兵、1000戰馬。[30][31]至1412年雨季結束、勃固軍大舉進攻卑謬後,明耶觉苏瓦才被明康調往南線解救卑謬之圍。[32][33]一說阿瓦與木邦的此次戰事發生於1413年。[2][26]明史則無出兵的記載,僅載有木邦詔法罕賓發於1413年(永樂十一年)進攻阿瓦,多所殺獲,並將部分俘虜、戰利品獻往明朝。1414年(永樂十二年),阿瓦遣使至明朝訴木邦侵略其境,明成祖朱棣遣使告諭雙方修好鄰封、各守疆界。[2][26][28]
南下的阿瓦軍在卑謬陷入苦戰,直至四個月後,勃固失去兩員大將裴沙(自然死亡)[34]與羅求尼因(死於戰場)[35]後,羅娑陀利才下令撤軍。[36]1413年4月,明耶觉苏瓦率軍攻下端迪與德貢。茂比之戰中,阿瓦將領萊亞邊奇戰死,明康下令停戰撤軍,但明耶觉苏瓦抗命不從,繼續進攻勃固。[37][38]然而,阿瓦的攻勢被擋在达拉與丹林的堅固城防外,於1413年雨季時撤軍。[39]羅娑陀利再次遣使至蘭納與撣族地區尋求聯盟。[40]
1413年(或1414年),在羅娑陀利的煽動下,木邦與木基(Mawke)、木登(Mawdon)再度進攻阿瓦。明康召回南方的明耶觉苏瓦,令其北討撣軍,並以另一位王子底哈都代為鎮守南方。明耶觉苏瓦率軍(八千兵、400騎兵、30戰象)在眉都擊敗撣軍,追討至明朝邊境。[2][11][41][42]
1414年10月,明耶觉苏瓦再次率領大軍(水師載一萬三千兵、1800艘船;陸路軍八千兵、200騎兵、80戰象)南征勃固。[43]至12月底,阿瓦軍完全佔領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迫使羅娑陀利從勃固撤往馬都八,阿瓦軍繼而計畫由東吁與达拉夾擊勃固。[44]然而,北方再度遭到襲擊,撣軍進圍阿瓦城,明康隨後調回明耶觉苏瓦擊退了撣軍。[2][45]一說襲來的是明軍,雙方將領騎馬單挑決勝,明將敗後撤軍。[46]
达拉之戰
[编辑]羅娑陀利獲得短暫的修整時機,1415年2月他回到勃固城、並謀劃反擊。1415年3月,羅娑陀利率軍抵達达拉前線,雙方於3月15日交戰,這是緬甸歷史上最著名的戰事之一。[47]羅娑陀利誘使明耶觉苏瓦孤軍深入,隨後親率30副將乘象對其衝鋒,明耶觉苏瓦之象雅奇坎(Nga Chit Khaing)受創狂跳,使其從象背摔落重傷,他拒絕了羅娑陀利提供的治療,並謾罵不停。明耶觉苏瓦死於當天晚上,羅娑陀利厚葬了他。[48]明康聞訊,南下取回了明耶觉苏瓦的遺體,撤軍北上。[49]明耶觉苏瓦死後被奉為緬甸神靈芒敏彪,一說明耶觉苏瓦也是另一神靈彌憍苴的原型。[50][51]
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引用
- ^ 《緬甸史》,181頁、190–192頁.
- ^ 2.0 2.1 2.2 2.3 2.4 《東南亞史》,第209頁.
- ^ 3.0 3.1 3.2 《緬甸史》,第181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一卷,424頁.
- ^ 《緬甸史》,第217–218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一卷,428–429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02頁.
- ^ Maha Yazawin,第一卷,309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一卷,444頁.
- ^ 10.0 10.1 Rakhine Razawin Thit,第二卷,9頁.
- ^ 11.0 11.1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21頁.
- ^ 《緬甸史》,第187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29頁.
- ^ 《緬甸史》,第189–191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一卷,484–485頁.
- ^ 16.0 16.1 《緬甸史》,第190–191頁.
- ^ Maha Yazawin,第一卷,27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2–3頁.
- ^ Maha Yazawin,第二卷,27頁.
- ^ Maha Yazawin,第二卷,29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37–238頁.
- ^ Maha Yazawin,第二卷,30頁.
- ^ Razadarit Ayedawbon,第274頁.
- ^ 24.0 24.1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7–8頁.
- ^ 25.0 25.1 Fernquest Autumn,第53–54頁.
- ^ 26.0 26.1 26.2 《緬甸史》,第241頁.
- ^ 《東南亞史》,第208–209頁.
- ^ 28.0 28.1 《明史》,卷:卷三百一十五:(永樂)十一年,賓發遣使獻緬甸俘。時木邦攻破緬甸城寨二十餘,多所殺獲,獻於京師。⋯⋯木邦宣慰使罕賓法以那羅塔侵據孟養,請自率兵討,遂破緬甸城寨二十餘,獲其象、馬獻京師。⋯⋯十二年,緬人來言為木邦侵掠。帝以那羅塔素強橫,遣人諭之,使修好鄰封,各守疆界。.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8頁.
- ^ 30.0 30.1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9頁.
- ^ Goh,第24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8–9頁.
- ^ Razadarit Ayedawbon,第278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12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42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13–14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44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15–16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44–246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16頁.
- ^ 《緬甸史》,第182頁.
- ^ Yazawin Thit,第一卷,246–247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22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27頁.
- ^ 《緬甸史》,182頁、241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28–29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42–43頁.
- ^ 《緬甸史》,第192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二卷,48–49頁.
- ^ Thirty-Seven Nats.
- ^ Myanmar Nats.
- 資料
- 戈·埃·哈威著; 姚梓良譯. 《緬甸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3年.
- D·G·E·霍爾著; 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譯. 《東南亞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2年.
- 張廷玉等主撰. 《明史》. 1739年.
- Roy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Burma. Hmannan Yazawin 1–3 2003. Yang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Myanmar. 1832 (缅甸语).
- Kala, U. Maha Yazawin 1–3 2006, 4th printing. Yangon: Ya-Pyei Publishing. 1724 (缅甸语).
- Maha Sithu. Myint Swe (1st ed.); Kyaw Win, Ph.D. and Thein Hlaing (2nd ed.) , 编. Yazawin Thit 1–3 2012, 2nd printing. Yangon: Ya-Pyei Publishing. 1798 (缅甸语).
- Sandamala Linkara, Ashin. Rakhine Razawin Thit 1–2 1997–1999. Yangon: Tetlan Sarpay. 1931 (缅甸语).
- Fernquest, Jon. Crucible of War: Burma and the Ming in the Tai Frontier Zone (1382–1454) (PDF). SOAS Bulletin of Burma Research. Autumn 2006, 4 (2) [2018-11-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15).
- Goh, Geok Yian. Connecting and Distancing: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2009. ISBN 9789812308566.
- Hla Thamein. Thirty-Seven Nats. Yangonow.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4).
- Myanmar Nats. myanmartravelagent.com.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