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
外观
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 Juvénal Habyarimana | |
---|---|
第2任盧安達總統 | |
任期 1973年7月5日—1994年4月6日 | |
总理 | 西爾韋斯特·恩桑齊馬納 迪斯馬斯·恩森吉亞雷米 阿加特·烏維林吉伊馬納 |
前任 | 格雷戈瓦·卡伊班達 |
继任 | 西奧多·辛迪古布瓦博(臨時)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盧安達-烏隆地吉塞尼 | 1937年3月8日
逝世 | 1994年4月6日 卢旺达吉佳利 | (57歲)
死因 | (暗殺)地對空飛彈 |
国籍 | 盧安達 |
政党 | 民族革命发展运动 |
配偶 | 阿加特·哈比亞利馬納(1963年结婚) |
母校 | 剛果魯汶大學 吉佳利軍校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卢旺达 |
服役时间 | 1963年-1994年 |
军衔 | 少將 |
部队 | 盧安達國民警衛隊 |
参战 | 盧安達內戰 |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法語:Juvénal Habyarimana,1937年3月8日—1994年4月6日)是一名盧旺達政治及軍事人物,於1973年至1994年擔任盧旺達總統。他的綽號是Kinani,意為盧安達語的「無敵」。
哈比亞利馬納是胡圖族人,曾在首任盧安達總統格雷戈瓦·卡伊班达手下擔任多個安全職位,包括國防部長。1973年,在一次政變中推翻卡伊班達後,他成為該國的新總統,並最終繼續推行其前任的親胡圖族政策。他是一名獨裁者,他的無異議連任被懷疑是選舉欺詐:1978年12月24日的投票率為98.99%,1983年12月19日的投票率為99.97%,以及1988年12月19日的投票率為99.98%[1]。在他的統治下,盧安達成為一個極權主義的一黨制國家,他的民族革命發展運動的執行者要求人們在大規模的政治「動畫」慶典上高呼和跳舞來崇拜總統[1][2]。雖然在哈比亞利馬納的任期內,整個國家的貧困程度略有下降,但絕大多數盧安達人仍然處於赤貧的狀況[1]。
1990年,圖西族領導的盧安達愛國陣線發起反對其政府的盧安達內戰。經過三年的戰爭,哈比亞利馬納於1993年與盧安達愛國陣線簽署《阿魯沙協議》,作為一項和平協議。次年,他與蒲隆地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乘坐的飛機在基加利上空被擊落,兩人遇難身亡。他的遇刺引發該地區的種族緊張局勢,並導致針對圖西族的種族滅絕。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Philip Gourevitch. 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Tomorrow We Will Be Killed With Our Families. 1998.
- ^ https://www.files.ethz.ch/isn/92171/GS19.pdf.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6 January 2021.
外部链接
[编辑]- Rwanda: How the genocide happen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卢旺达:大屠杀怎样发生),英国广播公司,2004年4月1日
前任: 格雷戈瓦·卡伊班达 |
卢旺达总统 1973年7月5日-1994年4月6日 |
繼任: 巴斯德·比齐蒙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