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国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国喜(1921年—2009年8月9日),曾用名杨果喜四川巴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生平[编辑]

1933年1月参加革命,1935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团部宣传员。参加了长征[1]。1937年9月至1938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独立师宣传队分队长、青年干事。1938年11月至1942年3月,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三营连政治指导员。1942年3月至1943年1月,人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习。1943年1月至1945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雁北支队连政治指导员。1945年2月至1946年1月,任晋察冀军区浑源支队副政治委员。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一团三营政治教导员:1947年1月至1948年2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一团政治处主任。1948年2月至1949年10月,任晋察冀(华北)军区第四纵队随营学校第二大队大队长、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随营学校二大队大队长。参加大同战役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正太战役天津战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任第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二大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0年12月至1953年8月,任第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1953年8月至1956年8月,先后在东北军区文化速成班和解放军锦州政治学校速成班学习。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8月至1958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步兵预备学校政治委员。1958年8月至1963年4月,任吉林省通化军分区政治委员:1963年4月至1968年2月,任沈阳军区某要塞区副政治委员。1968年2月至1970年3月,任沈阳军区某要塞区第二政治委员。1970年3月至1983年9月,任旅大警备区副政治委员[3]。期间1968年7月至1971年6月,任大连港务局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3月至1975年5月,任旅大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2月,当选中共旅大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1972年1月至1977年10月,兼任旅大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73年3月至1975年5月,任中共旅大市委副书记[4]

1977年4月至1978年4月,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1983年9月至1985年,任旅大警备区顾问;1985年离休。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9年8月9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5]

参考[编辑]

  1. ^ 卜金宝编著. 口述长征.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184. 
  2.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8年10月: 231. ISBN 7-5065-3365-0. 
  3. ^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 中共大连市委历届委员名录.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年10月: 165–166. ISBN 7-5098-0425-4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4. ^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辽宁省档案馆.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组织史资料 1923-1987. 1995年2月: 753. 
  5. ^ 杨国喜同志逝世,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8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