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希彭
殷希彭(1900年—1974年12月5日),原名同寿,字希彭,河北省安国县小营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医学博士。
生平
[编辑]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1920年考入河北大学医科就读,1927年毕业后被留校任外科助教。1928年,公费进入日本东京庆应大学医学部,在川上渐病理学研究室读研究生。1931年学位论文《关于摘除受肺结核影响的横膈膜神经治疗的实验病理学研究》获病理学博士学位后于8月回国,在河北省立医学院任病理学主任教授。著《病理学讲义》、《病理学实习手册》。
1938年10月1日受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张珍邀请参加八路军,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卫生训练队教务长、后方医院医务长。1939年6月筹建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白求恩卫生学校任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1942年7月7日由江一真和喻忠良介绍与柯棣华一起入党。1943年春,长子殷子刚在八路军前方一支游击队任政委时战斗牺牲。1947年秋,不满17岁的次子殷子毅在白校学习时在反扫荡中遭敌机轰炸阵亡。为不牵连亲人,父母和嫂子被迫分家另过,殷希彭的妻子携带幼子殷子烈逃离家乡,流落到博野、蠡县一带沿街乞讨度日。
1945年日本抗降后,白求恩卫生学校进驻张家口,殷希彭已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兼白校校长,吸收张家口蒙疆中央医学院的医生、教师及其他卫生人员参军到白校工作。晋察冀军区决定白求恩医科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命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殷希彭兼任校长,有20多名日籍教师、医生、护士到合校后的学校工作,其中有著名病理学教授稗田宪太郎。1948年任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到1949年4月,直属军区卫生部领导的大型医院有5所,总共拥有1.21万张床位,加上野战部队配属医院及各二级军区医院,全区收治能力达4万余人。1954年5月第一军医大学从天津迁到长春合并了第三军医大学,出任第一军医大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1958年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移交吉林省后,殷希彭调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副院长负责科研工作,1963年2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66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因胃癌扩散,脑弥漫转移逝世,聂荣臻出席了追悼会。
家人
[编辑]- 长子殷子刚(1920-1943),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曾任指导员、教导员、武工队政委,在山西一带活动,打击日寇,1943年3月在夜袭阳泉车站战斗牺牲。
- 次子殷子毅(1927-1943),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到白求恩卫生学校学习,1943年9月反“扫荡”遭日机轰炸阵亡,年仅17岁。
- 女儿殷珍(原名殷紫艾):在家乡执教
- 幼子殷子烈:1950年从八一中学毕业后入清华大学,后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退休后任晋察冀老区继承先烈遗志协会秘书长。
参考
[编辑]- ^ 揭秘:中共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凤凰网(转自摘自《党史博览》2010年第5期). 2010-06-13 [201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