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牛伏礦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牛伏礦體,位在半平山西北坡與茶壺山之間,從半平山上俯瞰,礦體露頭牛伏岩狀似牛隻趴伏姿態,故以此命名。[1]

岩層與礦石

[编辑]

牛伏礦體是由矽化的南港層砂、頁岩組成的角礫岩礦筒,根據臺北科技大學余炳盛副教授研究,至少發現6個角礫岩礦筒呈南北排列,高度不一,角礫岩礦筒頂上寬、下方窄,每個角礫岩礦筒直徑約10至20公尺;此外,從燧石化之頁岩角礫推測牛伏礦體角礫岩形成分為三個時期:最早為黑色角礫岩,接續為黃色角礫岩,最晚形成則是白色角礫岩。[2] 臺灣早期地質學者曾將其劃分在以交換型金銅礦床為主的「長仁系」礦群,藉以區隔以裂隙充填礦床為主的「本山系」礦群。[3][1]

牛伏礦體所含礦物以石英黃鐵礦為主,並有少量的重晶石硫砷銅礦。黃鐵礦晶形有正立方體、正八面體等,直徑由極細粒至0.2公分,散布在角礫岩基質中。[4]

地質觀察

[编辑]

此區可觀察換質岩(metasomatite)及其礦物,[5] 礦體岩石具有明顯的矽化作用及黃鐵礦化現象,容易肉眼辨識。[6]

礦業開採

[编辑]

1979年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採礦作業轉移至本山樹梅地區露天開採,並逐次擴大露天開採區域至第三長仁、牛伏礦體、龜礦體等地,[7] 當時牛伏礦體以地下坑道方式開採,礦坑位置分布在海拔350公尺至450公尺之間,例如牛伏一坑高度為416公尺、牛伏二坑高度為375公尺、牛伏四坑高度為359公尺等。[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余炳盛、方建能、余昱廷. 第一長仁礦體的地質與礦產特色 (PDF).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1年學刊. 2021, (第9期): 第21-31頁 [2022-0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31) (中文(臺灣)). 
  2. ^ 余炳盛。1994。金瓜石含金角礫岩礦筒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博士論文。
  3. ^ 林, 朝槃. 金礦床. 臺灣特產叢刊第六種:臺灣之金. 臺北市: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 1950: 第7–10頁 (中文(臺灣)). 
  4. ^ 余, 炳盛; 方, 建能; 蘇, 建華. 黃金山城地質趣. 臺北市: 國立臺灣博物館、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2019: 第148頁. ISBN 9789865437732 (中文(臺灣)). 
  5. ^ Mindat.org. Metasomatite.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英语). 
  6. ^ 余炳盛、王詠絢. 金瓜石的金礦潛能. 地質. 2006, 第25卷 (第3期): 第32-41頁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中文(臺灣)). 
  7. ^ 游, 祥輝. 金瓜石金、銅礦. 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創會百年慶紀念特刊. 臺北市: 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 2011: 第109–114頁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