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兆熹
錢兆熹 | |
---|---|
传统音乐 | |
国籍 | |
出生 | |
逝世 | 2005年1月23日 | (68歲)
母校 | 上海音樂學院 |
錢兆熹(1936年11月4日—2005年1月23日),中國小提琴家、作曲家,河南輝縣人,一級作曲。其作品既具有傳統文化底蘊,亦含有現代主義色彩。
生平
[编辑]錢兆熹於民國25年(1936年)11月4日[1]生於中華民國河南省輝縣(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輝縣市)[2],12歲時參加蕭勁光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為文藝兵[3]。後改入海政文工团,演奏雙簧管,又改拉小提琴[4]。在文工團期間,他向托哈拉(俄羅斯人)、盛雪等教授學習小提琴,並向知名作曲家黄源洛學習作曲[1]。1958年起[4],擔任浙江省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指揮達10年之久[3]。後來也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向陈铭志等人學習作曲[2]。198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作曲指揮系及民族理論作曲系[1]。1980年代以降,錢兆熹致力國樂創作,《揚州慢》、《原始狩獵圖》、《西湖尋夢》、《雙聲恨》皆為其較為知名的作品,常被國樂團演奏,深獲好評[4]。他在理論教育領域亦有貢獻,曾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講學[1]。
錢兆熹也在浙江省歌舞劇院工作過,曾獲一級作曲職稱[1]。2005年1月23日18時病逝[3]。
個人生活
[编辑]錢兆熹個性毫不講究、不拘小節,私底下愛好抽菸、打麻將[3]。妻子為舞台劇演員出身[3]。其獨生女錢舟也學習小提琴,曾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隆·蒂博”國際小提琴大賽中得到冠軍,並在八個單項獎中得到五個[5]。
作品特色
[编辑]錢兆熹作品形式廣泛,包含國樂合奏、交響詩、交響樂、民族交響合唱、歌劇、清唱劇、舞劇及管弦樂等[1]。其作品既具有傳統文化底蘊,亦含有現代主義色彩[4]。
音樂理論
[编辑]錢兆熹在音樂理論領域頗有建樹,曾發表理論專著《華樂實用和聲》及論文《論中國民間鑼鼓與十二音體系的同構現象》[3]。他更認為,國樂團中最有表現力的不是拉弦樂器,而是彈撥樂器,應予重視。傳統打擊樂器音色豐富,可善加利用。竹笛是浙江的“拳頭”樂器,要突出之[5]。
參考來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黃毓軒. 錢兆熹笛樂作品研究-以《旋舞女》、《龍吟水》、《梅花引》、《雙聲恨》為例. 2011. 中國文化大學: 10–11.
- ^ 2.0 2.1 钱兆熹. 浙江音乐网.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3).
- ^ 3.0 3.1 3.2 3.3 3.4 3.5 章峥. 一生为音乐献身的钱兆熹. 人民音乐. 2007, (2007年第5期): 33-35.
- ^ 4.0 4.1 4.2 4.3 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原始狩猎图(钱兆熹民乐作品).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5.0 5.1 靳卯君. 寻找民族音乐之魂——记作曲家钱兆熹. 音乐爱好者. 1990, (1990年06期):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