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秋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韆鞦
李氏朝鮮末期《蕙園畫冊》中的鞦韆

鞦韆 (閩南語、廣東話稱韆鞦客家話槓仔)是一種座椅,常見於兒童遊樂場、雜技演員馬戲團或門廊上放鬆的地方。 鞦韆的座位通常懸掛在鏈條或繩索上。 一旦擺動開始,它就會像鐘擺一樣繼續擺動,直到外部干擾或阻力使其停止。

鞦韆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在操場上,通常會懸掛多個鞦韆在同一個金屬或木製框架上,一次讓多個孩子玩耍。 這種鞦韆有多種尺寸和形狀。對於嬰兒和蹣跚學步的孩子,帶腿孔的鞦韆將孩子支撐在直立位置,而父母或兄弟姐妹則推動孩子進行擺動。 一些鞦韆套裝包括鞦韆以外的遊樂項目,例如繩梯或滑桿。

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鞦韆有時由柔軟的帆布座椅、橡膠通風輪胎胎面、塑料或木材製成。 一種常見於後院的鞦韆是一塊木板以兩側的繩索懸掛在樹枝上。

歷史

[编辑]
米諾斯文明末期文物,展現女子坐在鞦韆上的樣子

芳園四壁花光聞,鞦韆動處朝霞飛。
美人妝成對花立,欲上不上嬌無力。
㩳身一舉穿林梢,流鶯驚起花旛搖。
翩然反側妙容與,隱隱紅潮上眉𡧃。
藕絲裙輭罥游蜂,杏子衫輕濕香雨。
拖煙約霧東風顛,珠翠彷彿雲中斬。
琤瑽仙珮潄嗚玉,蘭香萼綠相齊肩。
紅纏雪腕綵索勁,綠鬆雲髮金釵偏。
小鬢扶下日初轉,徙倚花陰息嬌喘。
栩栩魂猶夢蝶驚,行行足訝蒼苔輭。
美人會得春難駐,不放芳華等閒度。
來日清明風雨多,落紅滿地奈愁何。

淸•鮑之蕙《鞦韆曲》[1]

遠古時期,先人依靠藤條的搖蕩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東亞

[编辑]
一個正在玩鞦韆的小女孩

春秋時期在中國北方就有了鞦韆之俗。據《藝文類聚》引述古籍記載,“鞦韆”本來是北方山戎的習俗,在寒食節這一天盪鞦千遊戲。齊桓公打敗山戎後,這項遊戲隨即傳入了中原。鞦韆的繩索多為獸皮製成,這也是為甚麼「鞦韆」二字是「革」字旁。在漢代,搖擺樂的流行持續增加,並經常在清明節和端午節上演出,漢武帝後庭鞦韆賦: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元霄節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进入时期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游戏活动。到宋代時,鞦韆開始涉足專業雜技,表演者會在水上兩船之間搖擺。這一習俗也影響了朝鮮和越南,越南青年男女會在正月舉行鞦韆戲。

歐美

[编辑]

鞦韆的最早代表來自希臘發現的文物。在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Triada)上發現了一個坐在鞦韆上的婦女雕塑,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450-1300年。十六世紀初一度風靡法國貴族階層。在1900年代初期,北美操場運動中在公共場所安裝了鞦韆,供鄰里兒童使用。到本世紀中葉,郊區遊樂場開始流行。許多美國人在他們的財產上放了個人鞦韆。公眾對兒童安全的關注影響了1970年代後設計的變化。管狀金屬套件被較小的木頭和樹脂鞦韆代替,更適合兒童使用。

註釋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鞦韆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