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河集團軍

![]() |
頓河集團軍 | |
---|---|
Heeresgruppe Don | |
![]() 頓河集團軍企圖營救在斯大林格勒內被圍困的德軍 | |
存在時期 | 1942年11月21日 – 1943年2月12日 |
國家或地區 | ![]() |
效忠於 | ![]() |
種類 | 集團軍 |
規模 | 3–5個軍 |
參與戰役 | 二戰 |
指挥官 | |
著名指揮官 | 埃里希·馮·曼斯坦 |
頓河集團軍(德語:Heeresgruppe Don)是一個德意志國防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東方戰線組建的短期存在的集團軍。
背景[编辑]
1942年6月28日,德軍開始了「藍色方案」作戰,將原先的南方集團軍拆成A集團軍與B集團軍。A集團軍目標為奪取高加索一帶的油田,B集團軍則為佔領史達林格勒。
1942年11月19日,蘇聯紅軍發動了「天王星作戰」,於史達林格勒週邊展開了反攻。包括德軍、羅馬尼亞軍在內的軸心國軍被蘇軍擊退,必須重組戰線。因此希特勒於1942年11月22日以第11軍團司令部為核心,結合第6軍團的預備隊—第62、第294、第336步兵師,駐於德國本土的第11裝甲師,駐法國的第6裝甲師組成了新的「頓河集團軍」,由埃里希·馮·曼斯坦負責指揮,並發動了「冬季風暴行動」,嘗試救援遭蘇軍包圍於史達林格勒的第6軍團。
1943年2月,頓河集團軍解散,併入南方集團軍中。
參考資料[编辑]
- Tessin, Georg. Die Landstreitkräfte: Namensverbände / Die Luftstreitkräfte (Fliegende Verbände) / Flakeinsatz im Reich 1943–1945 [Ground forces: Named units and formations / Air forces (Flying units and formations) / Anti–aircraft service in the Reich 1943–1945]. Verbände und Truppe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und Waffen–SS im Zweiten Weltkrieg 1939–1945 14 (Osnabrück: Biblio). 1980. ISBN 3-7648-1111-0 (Ger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