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本體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同本體論当前版本,由YiFei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4年12月3日 (三) 11:46 (机器人:移除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d:q988243提供。)。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同本體論古希臘語ὁμοούσιος,homoousios),也稱為同本質論,基督教術語,主要用於三位一體神學中,用來解釋耶穌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字由古希臘語ὁμός(homós,意為相同的),與古希臘語οὐσία(ousía,意為本質,本體或存在)組成,尼西亞信經中,稱耶穌與上帝是homooúsios(同性同體、本體相同、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意思是,他們在本質上完全相同,與上帝是相等的。在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中,基督教會接受這個解釋,用來澄清耶穌與上帝的神性。拉丁神學中,將它譯為同質論拉丁語consubstantialis)。

歷史[编辑]

ὁμοούσιος這個希臘文單字,在新約聖經中並沒有出現,但在基督教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很早,最早使用這個字的是諾斯底教派

参考文献[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