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淅阳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2017年1月7日 (六) 18:05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及統一格式)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淅阳郡(原称:析阳郡),中国古代的。因郡治位于古代马蹬保(今马蹬镇岵山之阳,因此称为淅阳郡。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楚国白羽地,又称为“析”(析邑)。汉晋时期为析县,析县西汉时期属弘农郡东汉属南阳郡,晋代属顺阳郡

北魏(386年~557年)始置析阳郡,下辖东析阳县(今淅川县马蹬镇一带)和西析阳县(今西峡县一带)。西魏(534年-556年)兼置析州及析阳郡,改西析阳县为内乡县(今西峡县境内)。北周(557年—581年)时改“析”为“淅”,淅阳郡的郡治西析阳县(今河南省西峡县),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省西峡县地。

隋朝开皇初(581年)废郡为州。大业初年(605年)又改淅州为淅阳郡,治南乡县(今河南省淅川县南)。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淅川、西峡二县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二市和郧县、郧西二县。唐初废。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