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默然留言 | 贡献2017年12月14日 (四) 15:53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傳統健康照護職業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神醫,又稱巫醫,是透過神明邪靈符咒巫蠱超自然力量來行醫治病的人。

巫醫起源甚早,《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离骚》中有二次提到“彭咸”。王逸《楚辞章句》注稱“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1]说文》稱“古者巫咸初作巫”。巫醫的医疗过程中摻雜許多符咒與迷信。

周朝後期,巫與醫開始分歧,《论语·子路》曾記載“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十三经注疏》说:“巫主接神去邪,医注疗病”。《論衡·言毒》載:“巫咸能以祝延人之疾”。到了唐朝仍有巫醫的行業,韓愈《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日醫學昌明的時代,巫醫往往被視為神秘和迷信。

注釋

  1. ^ 俞樾《俞楼杂纂》二四《读楚辞》认为“彭咸即彭铿,铿咸双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