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社之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T留言 | 贡献2018年12月3日 (一) 18:09 (使用HotCat+Category:江戶時代事件; +Category:江戶時代外交; +Category:蘭學; +Category:日本外交政策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蠻社之獄日本江戶時代天保十年(1839年)5月江戶幕府為維護鎖國政策而鎮壓蘭學學者的事件。

兰学是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西方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幕府貶稱為“蠻學”,稱蘭學研究社團為“蠻社”。1837年,美國艦船毛利遜號搭乘七名日本漂流民,航入浦賀要求通商,反遭炮擊。蘭學學者渡邊華山高野長英等人就此對幕府鎖國令為“井蛙之见”,二人分別著作有《慎机论》《梦物语》,提出“因时变而立政法乃古今之通义”,動搖幕府鎖國政策根基。1839年5月,幕府以批評幕政、策劃走私、串通大鹽平八郎為由,逮捕渡邊、高野等蘭學學者入獄,史稱蠻社之獄。渡邊、高野二人皆死于獄中[1][2]。1853年,美国将军馬休·佩里威逼日本人打开了国门,簽《日美和亲条约》,日本鎖國才就此結束。

參見

參考資料

  1. ^ 田中弘之『「蛮社の獄」のすべて』(2011年 吉川弘文館)
  2.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汇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国历史(二) 第一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第6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