𢀛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annylee0417留言 | 贡献2019年7月2日 (二) 06:0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𢀛方殷墟出土卜辞中见到的一个商代方国部落,根据卜辞记载,它们在商王武丁时期活动于商朝的西北部边缘地区,位于土方之西,大致在今陕西省中部地区,太行山西北地区。𢀛方是商朝长期的敌对方国,可能与土方联合与商朝作战。卜辞中有𢀛方与土方同贞的现象。“𢀛”字是甲骨文的隶定字,其最初被解读为“呂”,而后又被解读作“吉”或“工”,关于此字的解读目前尚无定论。武丁时期,𢀛方经常侵犯商朝西部边境,掠夺田地、谷物,武丁曾派人到𢀛方进行监视、侦察,并多次征讨[參⁠ 1]。关于𢀛方的卜辞多达七百余条,延续至祖庚时期,长于附近的方国,土方[參⁠ 2]

参阅

注释

参考文献

  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