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異紋紫斑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異紋紫斑蝶当前版本,由Koala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9年9月6日 (五) 20:09 →‎外部連結:​Taxonbar置放, +{{Taxonbar|from=Q1942364}} (3 sig. taxon IDs); WP:GenFixes on,。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異型紫斑蝶
台灣亞種(E. m. barsine)雌蝶
台灣亞種(E. m. barsine)雄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蛺蝶科 Nymphalidae
亚科: 斑蝶亞科 Danainae
属: 紫斑蝶屬 Euploea
种:
異型紫斑蝶 E. mulciber
二名法
Euploea mulciber
(Cramer, [1777])
亞種

E. m. barsine

異紋紫斑蝶学名Euploea mulciber)分佈於臺灣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冬天會有群聚南部山谷越冬的行為,偏好闊葉林或次生林周圍的開闊環境,喜好訪花[1] 。在臺灣另有別稱:「端紫斑蝶」、「紫端班蝶」、「雌線紫斑蝶」、「藍線鴉」。

參考文獻[编辑]

  1. ^ 林葆琛,2012年5月第七版第一刷,臺灣常見的蝴蝶-低海拔篇。臺灣蝴蝶保育學會發行,柏驊印刷有限公司。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