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歸國華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9年11月4日 (一) 23:3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歸國華僑是指海外華人選擇回到中國作為自己的長期或終身居住地。

歷史

歸國華僑其實在清末至民國已經出現。當時清朝已接近走向滅亡,而當時中國國内的革命黨務求革命成功,皆請求當時的海外华侨華人協助。部分海外华侨華人為貢獻祖國,不惜隻身回國參與革命運動。開創了歸國華僑的先河。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大力支援中国抗战,捐款捐物。回国直接参加抗战的南洋机工即为其中代表。

1950年代第二次国共内战後,當時東南亞國家,如印尼菲律賓等,因政治問題而動蕩不安。而當時部份海外華人深受當時居住地動蕩的反感所影響。加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求在這些地方吸納人才,以彌補內戰人才的流失,所外在東南亞國家大力宣傳,吸引了大量當地華人的關注,乘船乘机回到中國大陸等地,被中國政府分派中國各地開墾或加入政府工作。廣東、福建等地的華僑農場是他們開墾的例子。請參見華僑農場。1955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再承认双重国籍。歸國華僑需選擇加入中國國籍,放棄自身的外國國籍。

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印尼归侨吴传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位国际体育比赛冠军、首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中国乒坛三杰——容国团姜永宁傅其芳皆为香港归侨。印尼归侨湯仙虎是中国大陆1960至70年代著名男子羽毛球运动员。

中國大陸經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归国华侨因其海外背景而受到政治迫害容国团姜永宁傅其芳三人皆在文革中受迫害,最终自杀身亡。部分歸國華僑對大陸政權感到失望,於1970年代離開大陸,到達台灣香港澳門等較自由的地區生活,逐漸融入成為當地華人的一分子。他們紛紛組織聯會等組織,維繫關係。

改革开放后,普通民众移民、留学外国的机会增多。已归化外国国籍的华人会选择回国工作,如乒乓球运动员侯美玲、演员张铁林刘亦菲吴亦凡等。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再承认双重国籍,又很难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他们通常以外国公民的身份在中国大陆工作。另有一部分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人士,选择在中国大陆工作、生活,不论他们是否保留或放弃外国永久居留权[1],通常不会将他们视为归国华侨,譬如中国亿万富豪宗庆后

名人

參見

注释

  1. ^ 顾蔚. 美国绿卡对中国富人可能弊大于利. 2013-03-18 [2017-06-17] (简体中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