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社會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jh474留言 | 贡献2019年12月3日 (二) 13:24 (回退81.42.203.195 (討論)做出的2次編輯:WP:COPYVIO、錯誤的參考文獻格式)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過度社會化是以現今社會學普遍以與人群進行積極接觸行為為正面價值的反思。過度社會化認為人太積極為社會服務或認同社會意見,名義上雖然是為合群,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為掌控社會的當權者而活卻不自知,因而造成自我意識的喪失成為他人的傀儡(如威權國家之人民,或聽信媒體或網路言論,卻不知道該言論是被行銷公司或有心人所策排的讀者網民)。

過度社會化的最大特徵是過於服從權威、組織,或仰慕成功人士,並易流於人云亦云,而此種人云亦云有時也會以引經據典或追隨流行的形態呈現。而此種人格由於仰慕成功人士,並希望在社會群體中成為領導者之關係,往往會名利心強烈,因此常會在組織內組成小團體。

參見

參考文獻

  • 陳世聯. 第三章第五節 不完全社會化與過度社會化. 《文化與兒童社會化》.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年. ISBN 97875004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