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坐标32°28′17″N 105°50′38″E / 32.47139°N 105.84389°E / 32.47139; 105.843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迴廊彼端留言 | 贡献2019年12月14日 (六) 05:41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四川摩崖石刻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千佛岩摩岩造像
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綿陽專區廣元縣城北十里
時代唐代
編號15
登錄1956年8月16日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廣元縣
分類石窟寺
時代唐、宋
編號44
登錄1961年3月4日
千佛岩摩崖造像
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廣元縣
時代唐代
編號36
登錄1980年7月7日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城北,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千佛崖造像开凿于北魏晚期,均有凿建,以唐代居多,清代后未再开凿新的造像。造像沿嘉陵江东岸分布,南北长388.8米。原有造像一万七千余尊,1936年修建川陕公路时毁去大半,现存龛窟848个,造像七千余尊。主要龛窟有大佛洞、三圣堂、藏佛洞、莲花洞、千佛窟等。[2]

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共400余龕[3]。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4]

参考文献

  1.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文習字40號,1961年3月4日
  2.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124. ISBN 7-5010-1525-2. 
  3. ^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在工農業生產建設中注意保護文物的通知』,「(56)省二文字第0618號」
  4. ^ 『關於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一九八〇年七月七日,川府發(1980)154號文件

Template:中國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