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猊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ring留言 | 贡献2020年2月28日 (五) 19:02 →‎另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猊下原來是佛教高僧長老的敬稱,在日本也引伸為對天主教樞機敬稱,意義等同于殿下阁下等對世俗人物的敬稱,在中文環境,普及率不及「上人」來的高,一般辞典也不見收入此字,但在日本,是一個相当常見的詞語。在漢語,「猊」一詞原來没有意義,通常會指「狻猊」,狻猊則是龍生九子的一種,傳說這種生物形如獅子,喜烟好坐,所以常做為香爐的裝飾,後來也引伸為對獅子的代稱。[1]

而在佛教术语佛陀被喻為「師子」(獅子的古名),佛陀登座說法稱之為「師子吼」,佛陀的坐位因此也就稱為「師子座」,結合狻猊的意思後,又有猊座之稱。[2] 所以「猊下」,一如陛下殿下,指的是「說話者尊重對方,故透過猊座下的侍者傳話」之意。

另見

參考資料

  1. ^ 词语“狻猊”的解释. 漢典. [2010-07-08]. 
  2. ^ 词语“猊座”的解释. 漢典. [2010-07-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