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武朥灣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asonzhuocn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19日 (四) 08:57 (添加{{expert}}和{{update}}标记到条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武朥灣社(Pulauan、又名武勞灣社武溜灣社),或作平勞暖社(Pinnonouan,又名兵老宛社)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一支部落,活動範圍約為現今新北市新莊板橋[1][2]一帶,從事漁獵、農產生活,直到清領時代之後,漢人陸續有大量人口進入,也因此這些原住民在遷徙、通婚、漢化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在漢人社會裡。武溜灣社在新莊的較晚痕跡出現在1938年(昭和13年)的日治時期,當時記載著新莊僅剩一戶平埔族民,共五人。

武朥灣社約於1797年,自新莊遷往新店溪西岸的港仔嘴。在板橋區舊社承德宮,供有平埔族祖先牌位。[3]

另見

參考文獻

  1. ^ 李毓中,〈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歷史月刊》,第222期,頁30
  2. ^ 翁佳音,新店溪與大漢溪流域: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3. ^ 吳智慶. 〈尋訪武朥灣舊社〉. 《原住民族文獻》. 2013年2月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