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4月21日 (二) 09:32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尼泊爾民族Cat:尼泊爾族群))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Bahun man wearing Dhaka topi from Kathmandu

巴洪尼泊爾語बाहुन)是卡斯庫拉語婆羅門的通俗稱呼。巴洪是尼泊爾卡斯人中傳統的祭司,教育工作者,學者、政治家(但在現實中多是農民)。直到1962年前他們代表了印度教最高種姓

撇除吠舍與其他尼泊爾中部藏緬語系丘陵民族,他們佔尼泊爾印度教人口中的31%,全國人口12.5%,僅次於切特里(剎帝利),令尼泊爾種姓制度北印度毗鄰地區形成強烈反差(切特里人口第一多,婆羅門人口第二多、首陀羅贱民人口較少)。

巴洪最早定居在格爾納利河,現在不丹錫金也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