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011:7007:8f4:5863:c30a:2ccf:a73留言2020年4月30日 (四) 03:1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周庄的中式灶头
日式廚房的灶

爐灶廚灶灶頭是一種固定的烹飪的設施,透過加熱炊具來達到將食物變熟的目的[1]。中文語境中有時也以灶來指,例如佛山南風古灶

印度尼西亞的磚製灶,這種灶現在還在當地鄉村使用

早期的灶多是粘土制灶的,用柴火來加熱。中國在春秋戰國已經有灶君出現,孔子即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之說。古希臘時也有用來烤麵包的火灶。[2] 中國和中世紀的歐洲很早之前就使用磚砌、石製的爐灶來做飯。[3]

正字為[4]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教育百科: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如:「土灶」、「爐灶」、「石灶」。
  2. ^ Mary Bellis. History of the Oven from Cast Iron to Electric. [2015-03-06]. 
  3. ^ Montagne, Prosper New Larousse Gastronomique Hamlin Publishing Group 1977
  4. ^ 明.梅膺祚《字彙.火部》云:「灶,俗竈字。」標準字體取俗為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