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一性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MGiovanniV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15日 (一) 17: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基督一性论[1](也作基督一性说[2],英語:Monophysitism)是基督论的一个观点,认为耶稣在取得肉身后,其人性、神性得到了统一,只能有一个“位格”,要么为神,要么为神与人之结合。基督一性论的观点与神人两性观英语dyophysite相对,后者认为耶稣在復活后保有人、神两个位格。

主后四四年左右,由康士坦丁堡的修士欧迪奇(Eutyches)所提倡的基督一性论。亚氏认为基督在成肉体后只有一性(μιαφυσι),就是『道—身』(Logos-Body)性。并且基督既是无罪的,他必定不具有与罪人相同的人性,因此不能说基督有神人二性。而欧氏则认为基督的人性乃是调和并消失在神性里,并产生一非人非神的第三性。这两类一性论,都在教会历史上被定罪为异端。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陳潤棠. 回教与基督教的研究 Zeng ding zai ban. Xianggang: Xianggang shu lou you xian kuung si. 1986. ISBN 9789622080331. 
  2. ^ 上古基督教思想簡史(原名:偏差溯源). 華神. 2004 [2017-09-11]. ISBN 97895704715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