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走出疑古时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19日 (五) 21:26 →‎参考文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于1992年提出的口号。[1]

历史

1992年,李学勤在北京语言学院组织的座谈会上发表题为《走出疑古时代》的演讲。其中指出:“从晚清以来的疑古思潮基本上是进步的……可是它也有副作用, 在今天不能不平心而论,它对古书搞了很多‘冤假错案’”,“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2]

1995年,李学勤将相关文章编辑为书籍《走出疑古时代》出版。1996年正式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李学勤任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随着“走出疑古时代”被解读为对疑古思潮的全盘否定,李学勤对此多次澄清。2004年,李学勤澄清说:“大家都知道, 我曾说过一句话:‘走出疑古时代’。这个提法可给我带来大麻烦了, 有很大误解。其实我的意思是,疑古思潮本身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潮,起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影响,但我们今天不能以疑古为限。只有怀疑没有建设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去论证,所以有些学者不能限于疑古,而要释古。”

评价

支持这一口号的学者有郭沂廖明春等。吴锐、杨春梅则发表文章对李学勤的治学和该口号进行了尖锐批评。

参看

参考文献

  1. ^ 杨春梅. 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 文史哲. 2006, (2): 5-25. 
  2. ^ 刘成群著. 清华简与古史甄微.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12: 10–11. ISBN 7-5325-8232-7 请检查|isbn=值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