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山神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bdragonwang留言 | 贡献2020年7月4日 (六) 12:57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海山神社
海山神社かいざんじんじゃ Kaizan jinja
海山神社全景
基本信息
位置臺北州海山郡中和庄外員山[1]
宗教神道
主祭神明治天皇大己貴命能久親王[2][1]
例祭11月3日[1](新穀感謝祭)
社格鄉社
建筑详情
本殿構造神明造
建立时间昭和十三年(1938年)5月13日[3]
拆毁时间1950年代[2]

海山神社位於今臺灣新北市中和區員山公園內,創設時屬於臺北州海山郡中和庄外員山社格是無格社,於1944年升為鄉社,主祭明治天皇、大己貴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維持經費主要來自官有地的收入[2]。其殘蹟於2005年9月13日與附近的防空壕、積穗配水池一起以「海山神社殘蹟」之名被指定為新北市古蹟[3]

沿革

海山神社的名稱來自於海山郡,為「一街庄一神社」之神社興建政策下所興建,為海山郡下設格最高之神社[4]。其原定興建於海山郡役所所在的板橋街,但因板橋街內無合適地點,故將地點改為鄰近且同位於海山郡的中和庄,地處外員山的員山墓地旁,並與海山公園的闢建工程一起進行[2]。海山神社於1936年8月28日舉行地鎮祭動工[5],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5月13日舉行鎮座式落成[1]。1944年9月13日,海山神社升格為鄉社[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山神社即遭到廢棄,約在1950年代便被破壞,山下的參道興建了台新紡織,後改建為現今的公寓大廈。海山神社現在僅存階梯與第三鳥居柱礎等殘蹟[2]

建築

海山神社座南朝北,與一般的神社方向不同,主要是要用以體現庇護北邊的中和、板橋居民而設計[2]。在進入第一鳥居後,為參道與神橋,步上一道階梯後為第二鳥居,之後在參道旁有狛犬、手水舍、社務所、祭器庫,再步上一道階梯(現存者)後即第三鳥居,後面是拜殿與主殿[2]

而在建築樣式上,海山神社的主殿與拜殿採用神明造,祭器庫是校倉造,社務所與桃園神社相似,入口為唐破風,鳥居則使用神明鳥居的型式,狛犬為唐獅子[2]

祭典

海山神社最主要的祭典是在11月3日的新穀感謝祭,會由當地警風團抬神轎遊街,此外海山郡役所也會舉辦如摔跤、劍道比賽等活動,而除此之外在元旦及其他節慶時也會舉行慶典[2]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臺灣總督府社會課編. 《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1943: 13頁 (日语).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臺北縣縣定古蹟海山神社殘蹟、中和瑞穗配水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臺北縣板橋市: 臺北縣文化局. 2008: 5-45頁. ISBN 978-986-01-5753-6. 
  3. ^ 3.0 3.1 海山神社殘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0-02-24] (中文(臺灣)). 
  4. ^ 臺灣自治評論社. 躍進途上にある海山郡の現況と將來性. 臺灣自治評論. 1939-01-01. 
  5. ^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 八月中重要日誌. 臺灣地方行政. 1936-09-15. 
  6. ^ 臺灣總督府. 海山神社鄉社列格ノ件. 臺灣總督府官報. 1944-09-13.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