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上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22日 (六) 16:32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明朝湖廣按察使司僉事Cat:明朝湖廣按察司僉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傅上瑞(?—1648年),字禧徵,山東武定州(今山東省惠民縣一帶)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授武昌府推官,署知府。張獻忠渡江,監軍江北。武昌陷落,傅上瑞經何騰蛟推薦,任長沙僉事,轉下湖南參議,晉太僕寺卿。騰蛟在長沙集結僚屬,上瑞請求設立十三鎮。命以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偏沅,招標將胡躍吳勝陳紹堯兵五千餘人守衛平江瀏陽

傅上瑞家人自山東前來,講述山東當地縉紳降清得官之事,上瑞心動,於是放棄平江,以入衛為名,到沅州駐扎,盡撤瀏陽、醴陵防禦,仍累加兵部尚書。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清兵至,傅上瑞舉軍投降,清兵藉機在沅州屠城,偏橋鎮遠亦陷落。次年,金聲桓反清,清人恐怕傅上瑞爲內應,與劉承胤同在武昌斬首[1]

參考文獻

  1.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一百十九》列傳第九十五·畔臣二:傅上瑞,字禧徵,濟南武定人。崇禎十三年進士。授武昌推官,署知府。張獻忠渡江,監軍江北。武昌陷,何騰蛟薦爲長沙僉事,轉下湖南參議,晉太僕寺卿。騰蛟集僚屬盟長沙,上瑞請立十三鎮。命以僉都御史巡撫偏沅,招標將胡躍、吳勝、陳紹堯兵五千餘人守平江、瀏陽。上瑞家人自山東來,盛稱山東縉紳降者得膴仕。上瑞意動,遂棄平江,託言入衛,自醴陵南走寶慶,駐沅州,盡撤瀏陽、醴陵兵,猶累加兵部尚書。永曆元年八月,清兵至,遂舉軍降,清兵因屠沅州,偏橋、鎮遠亦陷。踰年,金聲桓反正,清慮其爲應,與劉承胤並斬於武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