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尚武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ring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0日 (四) 12:50 (添加{{Original research}}标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尚武文化, 以武力技術、知識等作為保衛、進攻、殺傷、掠奪等諸攻防行動作戰方式的文化。[1]

正面觀點:有助於抗御外敵或有效擊敗危及已方或友鄰時的保衛手段,達到克敵制勝之道。

反面觀點:极端崇尚武力的黷武文化,认为武力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尚武文化是通过武力寻求霸权思想基础,往往是战争的原动力。 [來源請求]

由於過度極端追求武力最終會傷害己身或傷害友鄰招致身敗名裂,於是發展武德精神思想文化來制御過度追求武力的濫觴。

尚武文化典型现象

带有尚武文化痕迹的民俗活动

其他解读

汉字的造字方式来看,“”是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

然而,漢文化的武术家往往重视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可轻易动武。在授徒之前也必先让习武者明白,不可仗着自己的功夫好勇斗狠,这不仅不是尚武,反亵渎了尚武精神。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注解《孙子兵法》一书的《孙子略解》序中写道:「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就是很好的解释。[2]

參考資料

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