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潁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13:38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颍河
周口市的沙颍河
流域
源頭 
 - 位置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
河口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杨湖镇沫河口淮河
面積36651平方公里
流經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貌
長度561公里
沙颍河
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
地图
所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面积714 hm2

颍河,古称颍水潁川,是中国淮河最大的支流,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及河南省东部。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东南流至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杨湖镇沫河口汇入淮河,全长561公里(从沙河源头算起,则总长为619公里),流域面积36651平方公里。[1][2] 其最大支流為沙河,因此也被稱為沙颍河

历史

古代颍水是“四渎八流”中的“八流”之一。今颍河上游的北汝河澧河沙河等原是古汝水支流,元朝至正年间,为了解决汝水水患,将汝水上游改道入颍河,从此汝水的上游部分便改属颍河水系。[3]

概况

颍河有三源,均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北部嵩山南麓。三源中西者右颍,名为后河,是主源;中间中颍,名为太后庙河,又称顾家河;东者左颍,名为少林河。主源后河发源于嵩山西段的今当阳山万安山之间的李家沟,东南流至周口市汇沙河和贾鲁河。于界首市进入安徽省,最后在颍上县东南杨湖镇沫河口汇入淮河。[1]

2005年6月1日,安徽省太和县耿楼水利枢纽建成后,颍河周口市以下河段可全年通航,全程航道升为四级航道。[4]

流域概况

颍河流域地跨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汝州市平顶山市南阳市漯河市、周口市和安徽省阜阳市共32个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113°15′,北纬34°20′~34°34′,北为黄河流域,东为涡河流域,西为伊洛河流域,南为长江流域和洪河流域。整个流域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流域内山区面积为9070平方公里,丘陵区面积为5370多平方公里,平原区面积为22201平方公里。历史上黄河夺淮前期及花园口决堤期间,黄河水主要经颍河支流贾鲁河南下,使两岸滩地淤高,一般河岸高于堤内地面1~2米。

沙颍河于安徽省阜阳市阜阳闸下阜裕大桥处

颍河支流众多,支流变迁较大,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北汝河澧河、沙河、贾鲁河新运河新蔡河茨河泉河等。

流域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5~15.0℃,流域内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641.2毫米,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平均年径流量59.2亿立方米。流域内水旱灾害频发,是淮河洪水的重要来源。

颍河两岸耕地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重要的粮、绵、油生产基地。[1]

生态坏境

颍河作为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污水及污染物量约占淮河水系43%。[5]

颍河水質全線均污染嚴重,2007年沿線各相關環保局檢測結果均歸類為劣五類。[6]

参见

史灌河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河湖大典·淮河卷》 (M) 1.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9月: 61~66页. ISBN 978-7-5084-7953-8. 
  2. ^ 长度一说为557公里
  3. ^ 安徽省水利廳. 淮河水系-潁河. 安徽水利信息網. [2008-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4. ^ 四问沙颍河航运.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09-07-08 [2013-02-01] (中文(中国大陆)). 
  5. ^ 沙颍河水质污染仍然较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12-27 [2013-02-01] (中文(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6. ^ ChinaFotoPress. 潁河全線水質劣五類 河面被白色泡沫覆蓋.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2007-03-11 [200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2).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潁水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