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齡
王有齡(1810年—1861年),字英九,號雪軒,清代政治人物,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人,雲南麗江太守王燮之子,官至浙江巡撫,死於太平軍之亂,追贈光祿大夫,諡壯愍。
簡介
王有齡少年豪爽任俠,不好學,與何桂清是好友,何桂清曾經是王有齡的書僮,因為何桂清的父親是王有齡之父王燮的家丁。王燮擔任太守,請來家教老師教有齡,桂清為伴讀。有齡愚鈍又喜歡玩樂嬉鬧,不喜歡八股文,因而讀書失敗,何桂清思緒清明,過目不忘,反而造就了何桂清考取功名。後來王英九捐納為鹽大使時,何桂清出資,報答此恩[1]。
道光十四年(1834年)捐鹽庫大使(正八品)。后署理新昌县縣令,到任两個月内判決舊案數百件,並招撫了大批盜匪,升為慈溪县縣令,治水有奇功,历任鄞县、镇海、仁和县令,升定海同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父親王燮授甘肃平凉太守,未就任,即生病致仕,赴浙江依有齡,途中病死於吳門,有齡離開仁和县,扶柩回鄉,守孝三載[2]。
咸丰元年(1851年)服闕,署理湖州府。旋调杭州府,迁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在任時官聲不佳,常收賄賂,也時常在衙門飲酒、狎妓,有時甚至到青樓住宿,並在青樓批閱公文,時人稱有蘇東坡「冷泉亭判事」之風[1]。
髮賊之亂時,因屢破敵軍升為浙江巡撫,上司就是時任兩江總督的何桂清,王有齡告誡何桂清勿棄城潛逃:「事棘時危,身為大臣,萬目睽睽,視以動止。一舉足則人心瓦解矣。」李秀成圍攻杭州,城內無糧,亦無援軍,有齡死守杭州兩個月,城破時自盡殉難,李秀成感佩他的忠義,用好的棺木裝殮其遺體送還清兵,一說厚葬。清朝追贈光祿大夫,諡壯愍,賜祭葬,入祀昭忠祠,並在死節地浙江、家鄉福建專祠奉祀[3]。欧阳昱稱之為「城破殉難,晚節獨勝桂清」[1]。
軼事
相傳紅頂商人胡雪巖是攀附王有齡而成為商業鉅子,但王有齡的事蹟行傳中,包括《清史稿》,幾乎不見胡雪巖。安徽耆老口述,胡雪巖在青樓結識了某位字號為「英九」的貪官,並透過其關係向上結交、行賄,一層一層認識,最後認識到左宗棠。但此位「英九」地位卑微,而王有齡是當時名宦,較有名氣,最終被傳為「王英九」,即王有齡。而胡雪巖與王英九的這段故事,情節逐漸增加,然後被寫入高陽等人的小說中,或編入各大戲劇中,由傳奇變為野史[4]。
參考資料
官衔 | ||
---|---|---|
前任: 羅遵殿 |
浙江巡撫 1860 - 1861 |
繼任: 左宗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