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諾曼·布魯克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8日 (五) 23:29 (补救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諾曼·布魯克斯 爵士
全名諾曼·埃弗拉·布魯克斯
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出生(1877-11-14)1877年11月14日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聖基爾達
逝世1968年9月28日(1968歲—09—28)(90歲)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南亞拉
身高180厘米(5英尺11英寸)(5英尺11英寸)
退休年1928
持拍左手持拍 (單手反拍)[1]
名人堂1977 (名人堂網站)
單打成績
職業戰績225勝52負 (81.2%) [2]
冠軍頭銜19個 [3]
最高排名1 (1907, Karoly Mazak)[4]
大滿貫單打成績
澳網冠軍 (1911年)
法網第二輪(1928年)
溫網冠軍 (1907年、1914年)
美網半準決賽(1919年)
大滿貫雙打成績
澳網冠軍(1924年)
溫網冠軍(1907年、1914年)
美網冠軍(1919年)
團體成績
戴维斯杯冠軍 (1907年、1908年、1909年、1914年、1919年)
布魯克斯及其妻子梅布爾,攝于1914年
諾曼·布魯克斯

諾曼·埃弗拉·布魯克斯爵士(英語:Sir Norman Everard Brookes,1877年11月14日—1968年9月28日)是一位前澳大利亞男子網球運動員。布魯克斯曾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網球選手英语World number 1 ranked male tennis players,並擔任過澳洲網球協會英语Lawn Tenni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主席。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拿過三個大滿貫賽男子單打冠軍,分別是1907年及1914年獲得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冠軍,以及1911年在澳洲網球公開賽奪冠。布魯克斯也曾是台維斯盃澳洲隊的成員,與隊友6度獲得冠軍。澳洲網球公開賽的男子單打冠軍獎盃為紀念他而命名為「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

傳記

布魯克斯出生於墨爾本,其父親威廉·布魯克斯是英國移民,在本迪戈地區挖金礦而致富,兩個哥哥赫伯特·布魯克斯英语Herbert Brookes哈洛德·布魯克斯英语Harold Brookes均是成功的商人。布魯克斯在墨爾本文法學校接受私人教育,離校後在其父親擔任經理的澳洲造紙廠成為書記,並在該處工作八年。

1911年4月19日,布魯克斯與哈利·埃默頓律師的20歲女兒梅布爾·巴爾科姆·埃默頓英语Mabel Brookes在墨爾本的聖保羅大教堂結婚,梅布爾於婚後改名梅布爾·布魯克斯,兩人育有三名女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布魯克斯加入澳大利亞紅十字會,於埃及服役。戰後回到澳洲,1968年逝世於維多利亞州南亞拉英语South Yarra, Victoria

網球生涯

青年時代,布魯克斯經常在位於墨爾本皇后路(Queens Road)家族大廈的球場,及鄰近的洛恩街(Lorne St)球場打球,他接受威伯福斯·伊夫斯英语Wilberforce Eaves的指導並研究優秀球員的擊球及戰術[5]

布魯克斯是第一個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奪得男單冠軍的非英國籍左撇子選手[6]。他一共奪得兩次冠軍,分別在1907年及1914年,他也在那兩年與紐西蘭搭檔安東尼·威爾丁英语Anthony Wilding拿下男子雙打冠軍。布魯克斯也是創建澳洲網球公開賽(在1927年之前稱為澳洲網球錦標賽)的關鍵人物之一,並在1911年獲得冠軍。在1900年代,布魯克斯被視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網球選手。

在1905年至1920年之間,布魯克斯為澳洲/紐西蘭聯隊及台維斯杯澳洲代表隊英语Australian Davis Cup Team共打了39場比賽。

1914年5月,他在瑟比頓舉辦的薩里草地網球錦標賽(Surrey Lawn Championships)決賽中,以五盤大戰擊敗戈登·羅威英语Gordon Lowe,奪得單打冠軍[7]

布魯克斯是開發庫揚體育場英语Kooyong Stadium作為網球中心的關鍵。他在1926年成為澳洲網球協會英语Lawn Tenni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第一任主席,並且在接下來29年一直擔任這項職務,直到1955年6月退休[8]

澳式足球生涯

布魯克斯年輕時也是澳式足球的運動員,特別是在墨爾本文法學校時期[9]。直到2016年都傳說他曾在1898年為聖基爾達足球俱樂部英语St Kilda Football Club打過兩場澳大利亞澳式足球聯盟比賽,後來證實出場比賽的是布魯克斯的哥哥哈洛德·布魯克斯英语Harold Brookes[10]

榮耀


大滿貫決賽戰績

單打:5次(3座冠軍,2次亞軍)

年份 賽事 場地 結果 對手 比分 參考
1905 溫網 草地 亞軍 英国 勞倫斯·多爾帝英语Lawrence Doherty 6–8, 2–6, 4–6 [14]
1907 溫網 草地 冠軍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亞瑟·高爾英语Arthur Gore (tennis) 6–4, 6–2, 6–2 [14]
1911 澳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赫拉斯·賴斯英语Horace Rice 6–1, 6–2, 6–3 [15]
1914 溫網 草地 冠軍 新西兰 安東尼·威爾丁英语Anthony Wilding 6–4, 6–4, 7–5 [14]
1919 溫網 草地 亞軍 澳大利亚 傑拉爾德·派特森英语Gerald Patterson 3–6, 5–7, 2–6 [14]

雙打:5次(4座冠軍,1次亞軍)

年份 賽事 場地 結果 隊友 對手 比分 參考
1907 溫網 草地 冠軍 新西兰 安東尼·威爾丁英语Anthony Wilding 美国 卡尔·贝尔英语Karl Behr
美国 貝爾斯·萊特英语Beals Wright
6–4, 6–4, 6–2 [16]
1911 澳網 草地 亞軍 澳大利亚 約翰·艾迪生(John Addison) 澳大利亚 羅德尼·希斯英语Rodney Heath
澳大利亚 蘭多夫·莉錫特英语Randolph Lycett
2–6, 5–7, 0–6 [17]
1914 溫網 草地 冠軍 新西兰 安東尼·威爾丁英语Anthony Wilding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赫爾伯特·羅普耳·巴瑞特英语Herbert Roper Barrett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查爾斯·派西·狄克森英语Charles P. Dixon
6–1, 6–1, 5–7, 8–6 [16]
1919 美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傑拉爾德·派特森英语Gerald Patterson 美国 文森·理查茲英语Vincent Richards
美国 比尔·蒂尔登
8–6, 6–3, 4–6, 4–6, 6–2 [18]
1924 澳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詹姆斯·安德森 (網球運動員)英语James Anderson (tennis) 澳大利亚 帕特·奧哈拉·伍德英语Pat O'Hara Wood
澳大利亚 傑拉爾德·派特森英语Gerald Patterson
6–2, 6–4, 6–3 [17]

參考資料

  1. ^ Sir Norman Brookes. Tennis Australia. [2018-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英语). Brookes was the first left-handed player ever to claim the coveted grass court title. 
  2. ^ Norman Brookes career match record. thetennisbase.com. The Tennis Base.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3. ^ Norman Brookes career match record. thetennisbase.com. The Tennis Base. [2017-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4. ^ Mazak, Karoly (2010). The Concise History of Tennis, p. 35.
  5. ^ W. H. Frederick. Brookes, Sir Norman Everard (1877–1968).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6. ^ Norman Brookes - Tennis - Athlete & Administration. Sport Australia Hall of Fam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 
  7. ^ Surrey County Championships – Brookes Wins Singles. The Age. 1914-05-25. 
  8. ^ Sir Norman's Good-bye to Big Tenni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55-06-30. 
  9. ^ Our First Great Champion at Wimbledon. The Age. 1959-10-14: 13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10. ^ Recent additions/changes/corrections.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11. ^ It's an Honour.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0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英语). 
  12. ^ 12.0 12.1 Sir Norman Brookes.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17-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5) (英语). 
  13. ^ Caricature of Sir Norman Brookes, tennis player. Australian Stamp.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英语). 
  14. ^ 14.0 14.1 14.2 14.3 Wimbledon Rolls of Honour / Gentlemen's Singles. Wimbledon official tournament website.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5. ^ Australian Open Results Archive / Men's Singles. Australian Open official website.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16. ^ 16.0 16.1 Wimbledon Rolls of Honour / Gentlemen's Doubles. Wimbledon official tournament website.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4). 
  17. ^ 17.0 17.1 Australian Open Results Archive / Men's Doubles. Australian Open official website.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1). 
  18. ^ US Open Past Champions / Men's Doubles. US Open official website.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5). 

延伸閱讀

  • Naughton, Richard. The Wizard : The story of Norman Brookes, Australia's first Wimbledon champion. Docklands, Vic.: The Slattery Media Group. 2011. ISBN 978-1921778414. 
  • Brookes, Mabel. Memoirs. Melbourne: Macmillan. 1974. ISBN 9780333139899. OCLC 153229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