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網球總會 國際網球總會標誌 |
原名 |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
---|
成立時間 | 1913年3月1日 |
---|
類型 | 體育運動 |
---|
總部 | 英國倫敦 |
---|
會員 | 205個會員協會 |
---|
主席 | Francesco Ricci Bitti |
---|
国际网球联合会(英語: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縮寫:ITF)又稱国际网球总会,簡稱國際網總或國際網聯,是一個管理網球運動比賽的國際體育組織,由205個協會組成。
1913年3月1日,12個協會在法國巴黎的會議中成立國際草地網球總會(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Federation,ILTF)。[1]1924年為了向全世界推廣網球,頒布國際網球規則。1977年因為許多的比賽不在草地上進行,所以將會名中的草地去除。[1]
國際網球總會主辦三項國際團體比賽,分別為男子團體的台維斯盃、女子團體的聯會盃、男女混合的霍普曼盃。總會也認可了網球四大滿貫賽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美國網球公開賽。
國際網球總會排名[编辑]
目前排名[编辑]
目前ATP男子單打世界排名
ATP單打選手世界排名 截至2021年2月22日 (2021-02-22)[update][2]
|
排名
|
選手
|
積分
|
變化†
|
1
|
諾瓦克·喬科維奇(塞尔维亚) |
12,030 |
▬
|
2
|
拉斐爾·拿度(西班牙) |
9,850 |
▬
|
3
|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俄罗斯) |
9,735 |
▲1
|
4
|
多米尼克·蒂姆(奥地利) |
9,125 |
▼1
|
5
|
罗杰·费德勒(瑞士) |
6,630 |
▬
|
6
|
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希腊) |
6,595 |
▬
|
7
|
亞歷山大·茲韋列夫(德国) |
5,615 |
▬
|
8
|
安德烈·魯布列夫(俄罗斯) |
4,609 |
▬
|
9
|
迪亞哥·塞巴斯蒂安·施瓦茲曼(阿根廷) |
3,480 |
▬
|
10
|
馬泰奧·貝雷蒂尼(義大利) |
3,480 |
▬
|
11
|
丹尼斯·沙波瓦洛夫(加拿大) |
2,910 |
▲1
|
12
|
加埃爾·蒙菲爾斯(法國) |
2,860 |
▼1
|
13
|
羅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西班牙) |
2,710 |
▬
|
14
|
米洛斯·拉奧歷(加拿大) |
2,630 |
▬
|
15
|
大卫·戈芬(比利时) |
2,600 |
▬
|
16
|
巴勃羅·卡雷尼奧·布斯塔(西班牙) |
2,585 |
▬
|
17
|
格里戈爾·季米特洛夫(保加利亚) |
2,575 |
▲4
|
18
|
法比奧·福尼尼(義大利) |
2,535 |
▼1
|
19
|
费利克斯·奥热-阿利亚西姆(加拿大) |
2,516 |
▬
|
20
|
斯坦·瓦林卡(瑞士) |
2,365 |
▼2
|
|
目前ATP男子雙打世界排名
ATP雙打選手世界排名截至2020年12月28日 (2020-12-28)[update][3]
|
排名
|
選手
|
積分
|
變化†
|
1 |
羅伯特·法拉(哥伦比亚) |
8,530 |
▬
|
2 |
賽巴斯丁·卡貝爾(哥伦比亚) |
8,440 |
▬
|
3 |
奧拉西奧·澤巴洛斯(阿根廷) |
7,180 |
▬
|
4 |
馬特·帕維奇(克罗地亚) |
6,950 |
▬
|
5 |
衛斯理·庫爾霍夫(荷兰) |
6,590 |
▬
|
6 |
尼古拉·馬俞(法國) |
6,430 |
▬
|
7 |
布魯諾·蘇雷斯(巴西) |
6,430 |
▬
|
8 |
尼克拉·梅克蒂奇(克罗地亚) |
6,330 |
▬
|
9 |
馬塞爾·格拉諾勒斯(西班牙) |
5,775 |
▬
|
10 |
盧卡斯·古博特(波兰) |
5,700 |
▬
|
馬塞洛·梅洛(巴西)
|
12 |
乔·索尔兹伯里(英国) |
5,690 |
▬
|
13 |
迈克尔·维纳斯(新西兰) |
5,630 |
▬
|
14 |
拉傑夫·拉姆(美國) |
5,600 |
▬
|
15 |
爱德华·罗歇-瓦瑟兰(法國) |
5,570 |
▬
|
16 |
伊万·多迪格(克罗地亚) |
5,100 |
▬
|
17 |
菲利普·波拉塞克(斯洛伐克) |
5,030 |
▬
|
18 |
雷文·克拉森(南非) |
4,840 |
▬
|
19 |
凯文·克拉维茨(德国) |
4,715 |
▬
|
20 |
安德烈亞斯·密斯(德国) |
4,680 |
▬
|
‡自上週後的排名變化
|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