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星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ys 721tx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9日 (二) 18:09 (回退到由61.64.149.213讨论)做出的修订版本61584716:-rc https://blog.xuite.net/hzj20122/twblog/143460529-太白金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敦煌唐代绢画《炽盛光佛并五星图》中的太白金星

太白星君,是道教中掌管金星星君,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又稱太白金星啟明星君長庚星君等。

簡介

史記正義》:「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將軍之像也。」

陰陽家認為其是戰神,掌管戰爭之事。只要金星在特殊時間、區域出現,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政府變異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史記·天官書》曰:“當出不出,當入不入,是謂失舍,不有破軍,必有國君之篡。”《汉书·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唐代玄武門之變前,太史令傅奕曾密奏唐高祖:「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秦王李世民登基之後,還不忘此事。

道教則將其視為五星君之一,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認為其”姓皓(浩)空,名德摽(寥凌)字振寻,夫人名飆英,字灵恩,居素明宫或皓灵宫。“西方金德星君,金之精,白帝之子。主刀兵将军肃杀之威。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皓鹤白霞之衣,执玉简悬七星宝剑,垂白玉环佩。管人间金银钢铁玉石,兔牛马牲豕鼠虫,石人石马之事。”“西方太白(星)主义,生庚辛,化金石,司秋令宰带角无角千种胎生之兽,凡历一岁纬一周天”。

民間形象

民眾認知的太白星君是個慈祥而富有智謀與口才的老者,在《西遊記》與中國神話故事中常常擔任玉皇大帝欽差大臣

漢朝時的賦家東方朔,被民間信仰認為是太白金星轉世。

唐朝詩仙李白因為其母孕時曾夢太白金星,故認為其子為太白星君化身,將其取名表字太白,民間亦有直接將兩者混同崇拜之例。

祭祀廟宇

主祀

  • 新北市鶯歌區東陽宮-主神稱為李太白星君
  • 新竹縣竹北市太白宮
  • 嘉義縣東石鄉先天宮及其分靈子廟-即五年千歲之首代旨李千歲
  • 臺中市太平區開基太白仙宮
  • 澎湖縣湖西鄉龍門太白殿

配祀

在台灣,太白金星經常作為鸞堂或玉皇上帝之配祀神

影視形象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