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彗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0日 (六) 03:29 (机器人: Cat:字数已超过3000字节的小作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彗翎(也稱逆向彗尾)是天文學上用來描述彗星三種指向不同方向彗尾的名詞之一,是彗星在經過太陽附近時出現的一種現象。彗翎是從彗髮出發,指向太陽方向的彗尾,也稱為反尾,這是因為幾何關係而不同於其他的彗尾:離子尾和塵埃尾。彗翎是由顆粒較大的塵埃粒子形成的,它幾乎不受太陽風和輻射壓的影響,並且往往形成碟狀留在彗星的軌道平面上。當地球經過彗星的軌道平面時,可以從側面看見這個碟型物,並且呈現細長的形狀[1]。有時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上看見,但經常會沉浸在塵埃尾當中。因此,只有在地球通過彗星軌道平面的短暫時間內,可以看見彗翎的出現[2][3]

多數的彗星未能充分的發展出可以被看見的彗翎,但是包括1957年的阿蘭德-羅蘭彗星和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都曾有值得注意且明顯的彗翎。

相關條目

一顆彗星的軌道圖,顯示當彗星經過太陽時,氣體尾和塵埃尾會指向不同的方向。

註解

  1. ^ "Encyclopedia of science:antitail. [201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2. ^ Rao, Joe. Newfound Comet Lulin to Grace Night Skies. SPACE.com. 6 February 2009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3. ^ Tosar, Borja; Paolo Candy. What is an antitail. 3.bp.blogspot.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