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煥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1.23.167.97留言2020年11月11日 (三) 03:2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林煥文
彬南
出生1888年7月29日
 清朝台灣省頭份
逝世1931年6月23日(1931歲—06—23)(42歲)
 中華民國大連市
職業教書
國籍 清朝(1888-1895年)
 大日本帝国(1895年-?)
 中華民國(?-1931)
民族漢族
母校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
體裁詩詞
配偶黃愛珍
兒女長子林燕生(1925年—)
次子林燕璋(1929年—1932年)
長女林海音(1918年—2001年)
次女林秀英(1921年—)
三女林燕珠(1923年—) 四女林燕瑛(1926年—1932年)
么女林燕玢(1927年—)
親屬父親林台
弟弟林炳文

林煥文(1888年7月29日—1931年6月23日),號彬南,生於今苗栗縣頭份鎮,出身客家望族,為作家林海音之父。

生平

父林台原為前清秀才,不僅在地方上享有文名,平日亦常協助調解地方上紛爭[1]。頭份公學校畢業後,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晚一期學弟有蔡培火、晚二期學弟鍾會可(鍾肇政之父)等人。畢業後曾在新埔、頭份公學校任教,其中學生包括後來的知名作家吳濁流

不久林氏辭去教職,應板橋林家之聘北上,並在當地娶黃愛珍為妻,即林海音之母。1917年前往日本大阪經商,次年生一女名英子(即林海音),1920年返台,1923年攜眷至中國北京,任職於北京郵政總局,並常幫助當地台籍人士。1931年過世,享年42歲。

林氏另有一弟林炳文林海音喚為「屘叔」[2],因暗中參與抗日活動,協助韓國人申釆浩抗日,於1928年4月28日在滿洲朝鮮邊境被日方逮捕,轉押大連,後兩人皆死於日人獄中。林炳文死後,其兄林煥文去大連收屍回北平之後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總是吐血不止,於1931年6月去世。申釆浩後來成為韓國獨立運動史上著名英雄,但林炳文卻鮮為記載,是位無名英雄[3]

注釋

參見

  •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

林煥文明治42年畢業 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30109502=XwQT#9FV3 鍾會可明治44年畢業 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301061-6Wiwbz#1Osf 蔡培火明治43年畢業 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301068o1d=-MM#A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