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彭士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vhis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6日 (一) 19:26 →‎主要贡献与获奖:​ Reference edited with ProveI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彭士禄
性别
出生 (1925-11-18) 1925年11月18日98歲)
广东省海丰县
居住地北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与矿业学部 核动力专业
活跃时期1994(首批)-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亲属父:彭湃(1896年-1929年) 母:蔡素屏(1897年-1928年)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曾用名彭保禄广东省海丰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彭湃之子(次子)。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核动力科学家,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水艇(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1][2][3][4][5],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6][7][3][8][9][10][4][5],也是中国核电站的主要设计者领导者[7][10][4]。曾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1]

生平

1933年,彭士禄因为是彭湃的遗孤而作为“小政治犯”被捕入狱,时仅8岁;这张照片为当时国民政府有关当局抓捕他后所拍摄[11]

童年时期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1928年,3岁时,父彭湃已离开海丰,母蔡素屏在海丰被國民政府槍殺。1929年,彭不足4岁,父彭湃在上海被國民政府秘密槍殺[12]。为躲避国民政府搜捕,彭士禄被中共地下党安排到一户红军战士家中,由该户红军战士的母亲照料生活,彭士禄称她为“姑妈”[13]

1933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凌晨,因叛徒出卖,不到8岁的彭士禄与照料其生活的“姑妈”被国民党当局一同抓进监狱[12]。国民党报纸以《共匪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的标题并附照片刊登了彭被捕的消息[13]。但因其“姑妈”拒绝供认彭士禄是彭湃的儿子,数月后,彭士禄被作为“不规良民”遣送至广州感化院,两年后被释放[11]

被释放後的彭士禄沦落为乞丐,不久又被捕入狱,直至其祖母周凤在看到有关消息后,1936年夏经陈卓凡帮助营救其出狱,并将其带到香港澳门学习和生活[14][13][12]。1939年夏,十几岁的彭士禄自己离开香港到惠州寻找加入东江纵队参加抗日[14]。1940年周恩来派人找到彭士禄,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之后到延安参加工作;1945年,彭士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15]

留学深造

1949年,彭士禄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6]。1951年,彭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留学苏联,在喀山化工学院英语Kazan National Research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化工机械系学习。期间,1954年1月,美国鹦鹉螺号核动力潜艇问世[12]。1956年,时值陈赓将军访苏,彭士禄被其密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陈告之要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彭表示“只要祖国需要”当然愿意改行,即转行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攻读核动力专业两年[12][13]。1958年4月,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被安排到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1]

科研开发

1958年7月,代号“09”的核潜艇研制工程正式启动,中国高层决定先集中力量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继续核潜艇的相关研究实验工作,为此保留50多人组成的核动力研究室,由彭士禄任副主任(当时无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并受郭沫若聘请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13] [17][18]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工作[12]

  • 1963年,任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 1965年,转并到核工业部二院二部任副总工程师,
  • 1967年6月-1971年6月,任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 1970年7月15、16日,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中央专委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彭士禄等人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做专题汇报,周恩来强调了16个字:“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之后多年此16字成为核潜艇研制建造及使用中的警语[19]。汇报结束后临行前,周恩来特意握着彭士禄的手说:“小彭,记住,你姓彭,你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20]
  • 1970年7月18至28日,彭士禄主持负责建造的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达到了设计额定功率,核潜艇的关键、核动力装置试验成功[21][19]
  • 1971年6月-1973年5月任719所(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4]
  • 1973年起任七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随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4]
  • 1974年8月1日,中国首艘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命名为“长征1号”[19]
  • 1982年10月,中国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首次成功在渤海试射潜射导弹[24][25]
  • 1983年2月,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18],兼任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核潜艇总设计师一职由黄旭华继任。
  • 1986年,彭士禄调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秦山二期核电站的筹建工作,并被中核总党组委任为秦山核电站(二期)首任董事长[13];其在任期间,成功实现了中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12]
  • 1994年,彭士禄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6]。2005年11月,在彭士禄过80周岁生日后,被授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主要贡献与获奖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完全靠独立在没有任何外援资料的情况下,彭士禄主持了中国核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亲自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作为首任主要技术负责人,主持确立了中国第一艘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设计方案,建立了一整套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计算方法。为满足核潜艇的总体性能要求,在主参数选定、主设备选型,各系统匹配等方面起了重要指导作用。亲自建立的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在主参数的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可推广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70年代初,还在任719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时,被请到上海为秦山一期核电站的堆型选择由熔盐堆改为压水堆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初,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基础。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及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投资等,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4]

  • 1978年,获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13]
  • 1985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设计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3]
  • 1988年,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全军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奖》[13]
  • 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3]
  • 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6][27]
  • 2020年,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获奖系因其“为中国核潜艇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第一座核电站技术路线确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核动力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光华工程科技奖为 “中国工程界最高奖”,由中国工程院发起和管理。[28][29][30]

媒体采访彭士禄提及他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时,彭士禄多次回答“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要说之父,我们的周总理,我们的聂帅,他们才是之父”[31][32]

參考文獻及注释

  1. ^ 1.0 1.1 彭士禄. www.cae.cn. 北京: 中国工程院. [2018-11-15]. 
  2. ^ 聂力. 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第十六章 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份绝密报告,催生第一代中国核潜艇>.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32131204. 
  3. ^ 3.0 3.1 3.2 郭新英. 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 北京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年5月20日 [2014年5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7日). 
  4. ^ 4.0 4.1 4.2 4.3 4.4 4.5 责任编辑:高鹏.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www.mod.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4-02-18. 
  5. ^ 5.0 5.1 探秘中国核电技术之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16日 第 10 版). paper.people.com.cn. 人民网.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0-10-16 [2020-11-05]. 
  6. ^ Andrew S. Erickson and Lyle J. Goldstein: CHINA’S FUTURE NUCLEAR SUBMARINE FORCE - Insights from Chinese Writings,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Winter 2007, Vol. 60, No. 1, p55-79. 在该文第59页中,两位美国作者用复数“founding fathers”表述“中国核潜艇之父”,首先提到彭士禄(Peng Shilu),尔后提到黄旭华(Huang Xuhua)。
  7. ^ 7.0 7.1 余晓洁. 记中国核潜艇之父、核电事业"垦荒牛"彭士禄院士. 北京: 新华网. 2011年12月21日. 
  8. ^ 中华辉煌榜: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永久失效連結]
  9. ^ 郭新英.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赴苏联学习成绩全优. 北京: 人民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1日). 
  10. ^ 10.0 10.1 余晓洁. “垦荒牛”彭士禄院士. www.xinhuanet.com. 北京: 新华网. 2016年08月11日. 
  11. ^ 11.0 11.1 11.2 李舒亚. 彭士禄:“核动力”驱动的人生. www.chinapictorial.com.cn. 北京: 人民画报. 2013-03-07.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记者李慧慧 实习记者 牟昊琨 通讯员 赵霏霏. 中国人的故事|彭士禄: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传奇人生. 光明网. 2020-08-30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中文).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杨新英. 彭士禄:激情澎拜的核动力人生. 《中国核工业》杂志. 2012年第4期, (总第54期): 第44页. 
  14. ^ 14.0 14.1 人民网:彭士禄院士的核动力人生.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2011-09-01. 
  15. ^ 杨新英. 彭士禄传 第1版.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153-3899-6. OCLC 994299472. 
  16. ^ 16.0 16.1 珍贵影像 | 三代中国核潜艇总师齐聚:哈工大校友彭士禄院士与张金麟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8-09 [2020-09-21] (中文). 
  17. ^ 郭新英.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赴苏联学习成绩全优. 北京: 人民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1日). 
  18. ^ 18.0 18.1 彭士禄. 我们永远敬仰的老部长——宋任穷. dangshi.people.com.cn. 北京: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03月15日 [2018-11-15]. 
  19. ^ 19.0 19.1 19.2 19.3 吴殿卿.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记. http://www.mod.gov.cn/.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4-03-07. 
  20. ^ 视频: 彭士禄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
  21. ^ “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我敬仰“孺子牛”的犟劲. 中国干部学习网 http://www.ccln.gov.cn/.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 2016-10-17 [201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22. ^ 责任编辑: 江晓蓓. 2017年中核集团交上了怎样一份成绩单?. https://www.china5e.com/. 北京: 中国能源网. 2018年02月11日 [2018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8日). 
  23. ^ 责任编辑: 洪涛. 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 北京: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2012-07-28. 
  24. ^ 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CCTV.COM):迎国庆隆重推出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永久失效連結] 2009年10月13日;视频:《使命 第2集 艰难腾飞》。参见这部中国大型文献纪录片中(由11:41始)彭士禄和他的继任者黄旭华张金麟2009年夏在彭士禄家相聚的镜头。
  25. ^ 编辑:吕伟畅. 【史话】巨浪一首飞成功30年 专家讲述背后的故事. http://www.univs.cn/.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04月30日 [2018年4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2日). 
  26. ^ 蔡皛磊. 彭士禄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http://www.cnnc.com.cn/. 北京: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26日. 
  27. ^ 工程院要闻. 彭士禄、黄旭华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北京: 中国工程院. 2017年10月27日. 
  28. ^ 刘珊. 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40位专家和1个团体获奖. news.cctv.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0-11-08 [2020-11-08]. 
  29. ^ 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 news.sciencenet.cn. 科学网. 中国科学报社. 2020-11-08 [2020-11-08]. 
  30. ^ “中国工程界最高奖”获奖人员名单揭晓. 新浪科技. 新浪公司. 2020-11-08 [2020-11-16]. 
  31. ^ 彭士禄院士与中国核事业.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北京: 中国网. 2011年9月7日. 
  32. ^ 责任编辑: 宋金玉. “垦荒牛”彭士禄院士. www.xinhuanet.com. 北京: 新华网. 2016年08月11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