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孔祥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7日 (二) 17:47 →‎参考文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孔祥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
任期
1960年3月—1965年2月
部长李烛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任期
1957年2月—1960年3月
部长章伯钧 王首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任期
1954年12月—1957年2月
主任薄一波 王鹤寿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任期
1965年1月—1986年10月
个人资料
性别
别名孔叔东、吴维德
出生1904年11月15日
 大清山西省晋城县巴公镇
逝世1986年10月26日(1986歲—10—26)(81歲)
 中国北京市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姚汝安

孔祥祯(1904年11月15日—1986年10月26日),又作孔祥桢山西省晋城县巴公镇人,祖籍山東曲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交通部轻工业部党组书记,孔子第七十五代孙。

生平

1904年生于山西省晋城县巴公镇北堆村。父亲孔繁章是一个店员,在孔祥桢出生后一年多便病故。孔祥桢随勤劳持家的母亲长大。1912年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后在晋城县立高小、晋城获泽中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晋城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1]。1926年任中共太原地执委秘书。同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回国后,出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4月,任唐山市委军委书记。1931年7月被捕,1933年初保外就医抗日战争期间,他曾任一二九师情报处长,豫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统战部长兼宣传部长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又历任晋冀鲁豫边区城工部长,中共汝南地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组织部副部长[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劳动部部长、城工部部长。1954年12月,任国家建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57年2月,任交通部副部长[3]、党组书记。1960年,任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牵连而遭受迫害,在秦城监狱中被关8年之久,并因身体受摧残而导致下肢瘫痪。1975年被流放至湖北宜昌。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平反。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中纪委常委[4]。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5]

他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参考文献

  1. ^ 崔利民. 晋城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孔祥桢. 晋城党史网. 2019-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 ^ 徐为民. 中国共产党人名词典.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 134. ISBN 978-7-5382-0703-3. 
  3. ^ 国务院命令 (不另行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57, 90 (17): 318. 
  4. ^ 姬宽仁. 孔祥桢和邓小平. 晋城党史网. 2016-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5. ^ 孔祥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 1986-11-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