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高艾琳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21日 (六) 08:1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林慶台
Nolay Piho
林慶台參加2014年新北市元旦升旗活動
出生 (1960-10-17) 1960年10月17日63歲)
臺灣宜蘭縣
国籍 中華民國
民族泰雅族
语言泰雅語中文
职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教會牧師[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金岳教會牧師[2]
諾萊原味工作室-木雕工藝家[3]
獵人、演員
活跃时期2010年迄今
知名于賽德克巴萊電影演出
知名作品賽德克巴萊
信仰基督教
配偶已婚
儿女5

林慶台牧師(泰雅語Rev. Nolay Piho;1960年10月17日)是台灣宜蘭縣南澳鄉碧候村泰雅族[4],身高178公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也是木雕工藝家[5]。業餘時也會打獵,是少數仍然會打獵的泰雅族獵人。受導演魏德聖的邀請飾演影片《賽德克·巴萊》中的主角-中年的莫那·魯道[6],這是他首次當演員,可謂是素人演員,但他表現亮眼、獨挑棟樑。除了演戲,林慶台也擔任電影原聲帶的演唱者,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沙畫影片的配音。林慶台也是女歌手李宣榕傅天穎台北市議員李傅中武(傅天穎之兄)的舅舅[4]

《賽德克·巴萊》

選角

魏德聖當初第一次去台灣原住民部落找演員,立刻就相中林慶台,因其符合魏德聖想像中的莫那·魯道。當時魏德聖想再多看一些人選。魏德聖後來認為林慶台霸氣、銳利且有殺氣的眼神都讓他是最適合的人選,最後還是選擇林慶台擔任主角。但魏德聖請求他參與演出時,由於林慶台是部落中唯一的傳教師,想留在部落教導小孩,曾再三推辭。魏德聖三度造訪相請,終於打動他[4]

拍片

林慶台原以為是要出演小角色,但當魏德聖公布選角名單後,林慶台一聽到要演主角莫那·魯道時便要求魏德聖換角色,而魏德聖導演堅持不換。拍片時,魏德聖要林慶台每天盯著蠟燭燭光看兩小時來訓練眼神。由於職業是教會的牧者,林慶台在劇組陷入低潮時,也會聆聽眾人的訴苦[7]。《赛德克·巴莱》的監製吳宇森及其他導演在看過預告片後,對林慶台的演出讚譽有加[8]。亦有人認為林慶台除了犀利的眼神,沒有描述內心矛盾的戲,使得角色不夠生動。

影展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記者會中,林慶台說:「完成了!我是相信上帝的。我把一切的事交給上帝,任何事都迎刃而解。」林慶台也是記者會中除了導演魏德聖以外,唯一被國外媒體曾要求「清場」和單獨拍攝的團員[9]

第48屆金馬獎

第48屆金馬獎林慶台入圍最佳新演員獎。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入圍最佳新人獎

電視劇

電影

音樂

單曲

獎項紀錄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角色 結果
2011年 第48屆金馬獎 最佳新演員 賽德克·巴萊 莫那·魯道(中年) 提名
2011年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新演員 賽德克·巴萊 莫那·魯道(中年) 提名
2013年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看見台灣 詞曲創作、演唱者 提名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