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坑交流道 (國道3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1.20.144.248留言2020年11月25日 (三) 05:5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古坑交流道
Gukeng Interchange
古坑交流道示意圖
地图
所在地雲林縣古坑鄉
通往雲林縣古坑鄉斗南鎮
构造
形式分離式鑽石型
历史
启用日期2016年4月25日[1]
地图

古坑交流道,是台灣國道3號270公里的一個交流道,行政區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採分離式設計,用於連接縣道149甲線縣道158甲線


其北側匝道位於荷苞村,連接縣道149甲線向西北可往東和、斗六,向東南可往荷苞厝、樟湖草嶺,已在古坑系統交流道合併。南側匝道位於古坑村,連接縣道158甲線向西可往古坑斗南,向東可往大埔、山峰(枋寮埔)。兩個匝道間以聯絡道相連接,中間穿越古坑系統交流道而不相接。

中華民國國道3號 南下:269 古坑系統
台78線 台西
縣道149甲 古坑
中華民國國道3號 北上:271 古坑
縣道158甲 古坑

歷史年表

  • 2007年
    • 6月4日,辦理「國道高速公路增設交流道審議委員會」審議作業並獲通過。
    • 11月6日,交通部核備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08年
    • 2月4日,辦理規劃設計作業。
    • 5月9日,分為二個方案提出,方案一建議於158甲縣道設置鑽石型交流道,方案二則由古坑鄉公所及其民意代表提出於149甲158甲縣道設置分離式交流道,但「縣道149甲設置分離式鑽石型交流道」不符合「增設交流道作業要點」中間距需大於2公里規定。
    • 12月19日,因古坑鄉公所及其民意代表強烈要求「縣道149甲設置分離式鑽石型交流道」,協商後同意將採「北側交流道(縣道149甲)鼻端北移約2公里」方案,以符合間距大於2公里規定。
  • 2009年
    • 3月3日,確認交流道最終型式,採分離式交流道類似國道三號之竹崎交流道,古坑北側交流道在古坑系統北邊(連接縣道149甲),古坑南側交流道在古坑系統南端(連接縣道158甲),中間以連絡道連接。
    • 4月28日,交通部核定。[2]
  • 2013年7月,完成土地徵收及監工評選,將可開工。
  • 2015年8月,完工。
  • 2016年4月25日,正式通車。

側車道興建工程

  • 古坑交流道南北向兩個匝道分別連接縣道149甲線與縣道158甲線,但兩個匝道之間無平面道路連接且相差3公里遠,對用路人來說非常不方便,雲林縣政府已向交通部爭取興建平面側車道之經費,預計最快3年後就能完工[3][4][5]

鄰近交流道

上一個設施 中華民國國道 下一個設施
古坑系統交流道
斗六名間
國道3號
271k
梅山交流道
竹崎中埔

參考來源